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创业板开始二次“造富”?

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 作者:徐岚
2010年10月22日03:06
  解禁前夕,创业板高管离职潮备受各界关注,但选择离职的并不仅仅只有手持大把原始股的高管,上市公司的核心技术人才也相继出走。或许是为了避免人才流失,从5月底至今,探路者神州泰岳合康变频碧水源南都电源豫金刚石等6家公司相继推出了股权激励计划。然而 ,创业板公司的激励计划非但没有遏止住人才的继续流失,还引发了市场人士对于公司“变相送红包”的质疑。

  上市公司相继推出股权激励计划,行权价低引发质疑

  6家创业板公司拿出“金手铐”

  作为创业板首批28元老之一,探路者这次又名副其实地为创业板的股权激励“探了一次路”。5月25日,探路者公布了创业板第一份股权激励计划,拟向公司不包括董事、监事在内的101名高管及员工授予265.29万份股票期权,约占公司股本总额13400万股的1.98%,其中首次授予240.29万份,占总股本的1.79%。这份股权激励有效期最长不超过5.5年,每份股票期权自相应的授权日起4.5 年内有效,自首次授权日起满18个月后的36个月内分三期行权。

  在探路者首开先河之后,创业板其它公司纷纷效仿。今年1月登陆创业板的合康变频,于5月底披露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草案,对34名激励对象共获授314.9万份限制性股票。和其它上市公司明显不同的是,合康变频此次股权激励计划需员工直接购买定向增发股票,而非股票期权,股权激励第一年为禁售期,股权全部解锁则需要4年。

  近两个月,创业板推出股权激励的频率再度加快。8月5日,上市仅仅10个月时间的神州泰岳就公布了一项惠及300名中层员工的股权激励计划,拟向约300名激励对象授予450万份股票期权,占总股本的1.42%;8月6日,碧水源表示拟向激励对象授予400万份股票期权;9月6日,南都电源宣布启动有800万股票期权的股权激励计划;最近的例子是豫金刚石,公司近日推出的272万份股票期权的股权激励草案,占当前总股本的1.79%。

  从行权对象来看,创业板公司此次挽留核心人才的色彩尤为浓厚,除了豫金刚石的股权激励计划主要针对高管之外,其它公司更偏重于核心技术人才。合康变频34名激励对象中30名为核心技术人员,高管仅4人;南都电源的激励对象包括4名公司高管和221位公司核心员工;碧水源授予对象为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共120人;神州泰岳授予约300名员工全部是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骨干及董事会认为需要激励的其他人员。此外,碧水源和神州泰岳分别预留了40万和45万份股票期权,用于未来一年授予新引进及晋升的中高级人才。

  股权激励难阻核心人才流失

  虽然创业板公司用心良苦,不过目前看来收效如何还很难说。就在推出股权激励计划之后,探路者、合康变频、碧水源的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却相继出现离职,这无疑给了公司一记当头棒喝。

  在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半个月后,探路者董秘范勇建辞职。这一情况也相继发生在合康变频和碧水源身上。5月30日,合康变频推出股权激励计划,8月3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之一的李永盼因“个人职业发展”原因离职,此后不再担任公司其他任何职务。虽然合康变频一再表示,“李永盼的离职不会对公司研发工作及生产经营带来负面影响,也不会影响公司持有的核心技术。”但业界对于李永盼的辞职仍然一片哗然,而公司股价在公告当日也下挫了2.21%。

  9月1日,碧水源负责技术开发的董事、副总经理梁辉辞职。梁辉于2001年7月加入碧水源,是公司创业元老之一,此前一直掌管碧水源技术部门,是碧水源设计研究院的院长。

  在公司的重重挽留之下,以上高管仍坚持离职的现象看似不可思议,实际上仍然有迹可循。一般的股权激励多规定在3-5年之间行权,激励对象想要享受授予的股权并没有那么容易;同时,创业板公司制定的股权激励方案行权或解锁条件门槛也并非低不可言,以探路者为例,行权条件中的业绩指标以2009年为基数,要求公司2011-2013年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30%、70%、120%,以及2011-2013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不低于10%、11%、12%;而合康变频的解锁条件除了净资产收益率指标外,还要求解锁日上一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较2009年度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达到或超过30%。业内人士表示,这些条件与此前部分主板公司提出的“解锁期净利润逐年增长不低于20%”的业绩要求相比,确实严格许多。此外,虽然一般情况下初上市公司开始几年内的业绩大多可以保障,但目前创业板公司普遍的业绩下滑已经初见端倪,以探路者为例,公司2009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6%,今年中期净利润同比增长却骤降至20.87%,这个差距也让人为之侧目。

  另一方面,公司在未来几年后能否在行权价上也是授予对象所担心的。创业板目前的市盈率几近达到了一个峰值,而其高股价低成长的特点也一直为业界所诟病。在未来不可知的3年多时间里,公司股价会发生怎样的变数还很难预料。

  投资者质疑公司变相送红包

  虽然在股权激励的授予对象看来,公司提出的行权条件有些严格,但在提供“羊毛”的普通投资者看来,创业板公司上市不到一年就推出如此规模浩大的批量“造富”计划,行权价格还大多在发行价附近,难免有变相送红包之嫌。

  以神州泰岳为例,其股权激励方案覆盖300名公司员工,这也意味着,对于一家人数近3000余名的IT公司,将有近10%的员工可以分享资本市场的巨额财富,将造就成批的百万富翁。这样的财富效应,即使在中国的A股市场仍然十分罕见。

  同时,创业板公司股权激励行权价的定价偏低也引发了业界关注。从行权条件的角度来说,比起可以“自由”掌控释放的自身业绩,上市公司更难把握的是二级市场的波动。从目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流产情况来看,大部分都是由于股价跌破股权激励行权价。所以,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定一个较低的行权价,不但有利于行权,也更符合激励对象的利益。

  而以上创业板公司股权激励行权价格的定价都很值得玩味,如探路者的行权价格为22.35元,比其发行价19.8元仅高一成多,而其它公司的行权价也大多在发行价附近。其中,合康变频的股权激励行权价更是仅为22.39元,比之IPO发行价34.16元还低了三成多。申银万国分析师矫健对此也表示,公司股权激励授予价格偏低,实际上会削弱部分激励作用。

  投资指南

  激励股蕴含投资机会

  股权投资一直是二级市场上的投资主题,申银万国和国都证券均指出,特别是对于以技术骨干和高管团队为授予对象的公司,有利于发挥员工的积极性、稳定核心团队和业务骨干,同时可以吸引优秀人才加盟公司,促进公司快速发展。但是,并非所有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都能激发市场资金的热情,其中的原因与股权激励的行使门槛有着较大的关系。

  以探路者为例,在股权激励方案推出之前,市场预期会推动公司股价连续上涨,但是在方案曝光以后,公司股价却陷入了振荡,甚至受到大盘影响大幅下跌。对此,市场人士表示,市场对于行权价较高的公司反而有炒作动力,因为为了确保行权成功,不排除公司在关键时刻会释放利好推动股价上涨;与此相对,较低的行权价格难免降低了公司未来发展的想象空间。

  因此,数位券商分析师均表示,面对新股推出的股权激励方案,必须要从两个方面来衡量,一是对于公司业绩提升要求是否较高,二是行权价格与当前公司股价差异是否较大。如果满足以上两个要求,对公司股价的推动力应该都会比较明显。总体而言,对管理层设置相对较高门槛,同时又不过度透支未来业绩,且有着长期明确发展规划的上市公司可重点关注。

  同时,东方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对于推出股权激励的公司而言,投资时机也很重要。预案日前后60天以及通过方案后的9到12个月时间,行权及授予预期对于股价的拉动作用最为明显。

  此外,投资股权激励个股也有风险,今年5月由于大盘普跌A股市场就出现过一轮股权激励流产大潮,华泰证券指出,停止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其股票在二级市场会有所下降,整体跑输大盘。因此,投资者需关注其股价变动情况,以防赔了夫人又折兵。
(责任编辑:姜炯)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