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公司报道 > 要闻快报 > 乳业暗战-蒙牛伊利圣元 > 蒙牛伊利"陷害门"相关评论

张天潘:蒙牛“诽谤门”警示商业伦理亟须重建

来源:新华网 作者:张天潘
2010年10月22日11:26

    文章出自:新华每日电讯

  10月20日下午,内蒙古警方证实:今年7月14日,蒙牛“未来星”品牌经理安勇与北京博思智奇公关顾问有限公司共同商讨炒作打击竞争对手伊利“QQ星儿童奶”的相关事宜,并制定网络攻击方案。安勇、郝历平、赵宁等3名犯罪嫌疑人已于10月16日被内蒙古检方正式批捕。(据新华社报道)

  如此知名的公司,居然用恶意诽谤这样下三滥的手段来打击竞争对手,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前那些跌宕起伏的情节,都会惊呆了。蒙牛和伊利分别作为中国奶业的领军企业,它们如此的肉搏战,简直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啊。不过,这其实不仅仅只涉及两个企业。最早的一个将信将疑的流言,在一夜之间,居然急剧地升级变成了一场群殴的闹剧了。

  此事件也不禁让笔者想起美国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在《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中说的一个故事:一个人进入修道院,发现里面有许多魔鬼,但在市场却只看到一个,独自地在高柱上。他觉得很奇怪。不过,有人跟他说,这是因为修道院是用来帮助灵魂拥抱上帝的,因此需要那么多的魔鬼来引诱教士,让他们走入歧途。然而在市场里,由于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魔鬼,因此只要派一个魔鬼去就成了。

  在市场中“每个人都是自己的魔鬼”这样的一个隐喻,其实很好地告诉了我们,在市场中商业伦理的重要性,它让市场的魔性得以约束。我们也认识到,尽管改革开放30多年了,但在我们的市场经济里,与之配套的商业伦理还没有完善,野蛮、不具社会责任感的发展、竞争还时有发生。按常理说,作为中国乃至世界奶业的佼佼者,蒙牛、伊利本应成为市场的标杆、模范,注意维护好自身的形象,坚守基本的商业伦理,在恪守法规下展开正当竞争。但是这样群魔乱舞的闹剧,却完全颠覆了自身的市场形象,让所谓的“民族企业”等等神马,都化为浮云了,也挑战了整个社会的伦理价值观,让商业伦理在恶性竞争面前不断地凋零……

  商(商家、商人)是逐利而为的,正如马克思说的:“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机会,资本就胆大起来……”这就说明了,商(商家、商人)的逐利欲望和权力一样,如果没有严格制衡的话,必然会膨胀,最后趋于失控,然后危害到整个社会秩序。

  温家宝总理在不同场合不断地强调,“企业家身上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没有商业伦理的约束,恶性竞争的“窝里斗”只有输家,没有赢家。所以,尽管这场闹剧快收尾了,但是我们还是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深度地介入、展开调查,是魔鬼的就应该让彻底它现出原形,还原那些魔鬼的细节。同时更应该痛定思痛,反思当下我们市场经济的深层次的各种问题,抓紧商业伦理与商业规范的建设与完善,“绑住”市场的“魔性”,让蒙牛“诽谤门”这样的恶劣闹剧,不要再上演。

  【第三方| 乳企互残背后:没有规则,只有潜规则

正 方
反方
喝!出问题的奶粉仅仅是几家,不能一棍子打死;更何况在经历2008年三聚氰胺乳业大地震之后,国家加强了对乳品行业大力度的整顿。相信总还是有放心奶。 不喝!在中国,奶户的自律、奶站的管理,政府的监督都是严重缺乏的,企业面对利益又是无底线贪婪。建议以后在家养头母牛,每天早晨自己挤牛奶……
(责任编辑:思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