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际财经 > 榜中榜

外媒:学者称新精英阶层主导美国

来源:新华网
2010年10月25日08:48
  10月25日出版的《参考消息》发表文章《学者称新精英阶层主导美国》,原文如下:

  美国《华盛顿邮报》10月24 日文章 题:茶党说要警惕新精英阶层,他们说得对(作者美国企业研究所学者查尔斯·默里)

  至少在一点上,茶党似乎是意见一致的,那就是美国已经被新精英阶层所主导。

  福克斯电视台新闻节目主持人格伦·贝克上个月解释说:“一方面,我们有精英阶层,另一方面,我们有普通大众。” 内华达州参议员候选人沙龙·安格尔今年夏灭抱怨说,精英阶层“已经不再关注这个国家真正在想什么”。

  过去30年里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精英阶层,对这一点并不存在争议。其成员不同于以往的精英阶层,对这一点也没有争议。使茶党与关注新精英阶层的其他人士不同的是它的敌对态度,因为茶党认为新精英阶层与主流美国脱节,全然不了解普通美国人的生活。

  我认为这种观点是有道理的。

  要证明这一点,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从进入新精英阶层的大门——美国最具盛名的大学开始。在精英阶层的理想化观念中,这些学校曾是东北部权势集团的堡垒,偏爱名门望族和有钱人,但现在这些学校里汇聚了各种不同背景的年轻人。

  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过去几十年来,这些学校的确在努力招收各种背景的有天赋的学生。但哈佛、耶鲁、斯坦福和其他名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生不断提高的考试威绩并没有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民主化。

  从表面看,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与 50年前相比,来自传统富有家庭和贵族预备学校的学生的比例的确有所下降。非洲裔美国人以及拉美和亚洲裔美国人的比例增加了。但在这些名校中,来自中上阶层的学生仍然占绝大多数。来自底层家庭的学生不到1/20。

  在学校里,新精英阶层也主要是与背景相同的人在一起。这些富家子弟从出生的一刻起就住在郊区的富人区,从未走出“特权气泡”。

  毕业以后,新精英阶层仍然呆在“特权气泡”里。2007年的调查表明,哈佛的毕业班学生要么进入少数名校继续深造(首选哈佛和剑桥),要么进入少数精英专业领域工作(金融和咨询是首选)。在毕业后直接工作的哈佛学生中,只有 1. 7%进入为普通美国人提供基本商品与服务的行业。

  新精英阶层考虑结婚时,他们也不是跟随便什么人结婚的。他们彼此结成门当户对的婚姻,把财富与天才基因结合在一起,然后生出既有钱又有天赋的后代。

  从单个人的角度看,新精英阶层孤立于主流美国大众是因为生活方式的选择,这完全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但把他们作为一个整体,这意味着新精英阶层生活在一个在许多方面与主流美国没有交集的世界里。

  包裹新精英阶层的“气泡”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界线,包括了太多对国家的走向或多或少具有影响力的人。他们不是没有爱国心,对其他美国人也不缺乏宽宏大量和慷慨的精神。他们只是孤立于主流社会之外,对主流社会一无所知。新精英阶层的成员可能热爱美国,但他们越来越不属于美国。 (来源:新华国际)
(责任编辑:盛岚)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