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恐慌气氛宣泄后市场企稳 紧缩政策预期力压A股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2010年11月26日08:01

  A股市场再次遭遇了“黑色星期二”,央行上周五突然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调整政策的节奏之快,凸显其抑制物价、对冲流动性态度之坚定,同时也反映出国内政策进一步收紧。

  11月23日,A股市场非但没有延续此前反弹格局,反而再次遭遇了“黑色星期二”,综合

盘面,当日上证综指下跌1.94%, 深 成 指 跌 幅 也 达1.96%,这一走势让市场原本对紧缩政策的担忧再次升温。监管部门会不会继续出台更加紧缩的政策?面临“多空对决”的A股市场,投资者如何趋利避险?

  紧缩政策预期不断升温

  近一周多的时间里,A股市场一路急速下跌,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市场对紧缩政策极度恐慌的宣泄。

  近日,在针对当前正面临通胀预期不断升温和流动性泛滥方面,监管层密集出台了一些列管理措施。据公开资料显示,上周三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稳定市场价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主要手段包括确保市场供应、完善补贴制度、增强调控针对性和严厉查处恶性炒作行为等4个方面。

  除此之外,央行上周五突然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这是央行在最近半个月内第二度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距离上一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仅隔9天。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央行货币调整政策的节奏之快,凸显其抑制物价、对冲流动性态度之坚定,同时也反映出国内政策进一步收紧。

  如果说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只是使投资人对紧缩政策的心理预期升温,那么,《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的下放则是将投资人对市场紧缩政策的预期拉到一个制高点。

  《通知》中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16项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对此,业内人士纷纷分析认为,该项价格管制措施的出台令市场担心未来将有更加紧缩的政策出台。

  而这一担忧则迅速在A股市场上得以表现。22日,沪深两市双双大幅低开,在经过前期的杀跌后,市场抛压明显减弱。随后在中小盘题材股反复活跃的带动下,股指震荡盘升,可尽管盘中上证综指一度收复年线和2900点两大关口,但无奈市场量能明显不足,最终年线之争以多方退让而告终。截至收盘,上证综指微跌0.15%,收报 2884.37点。深成指微涨0.06%,收报12303.54点。

  时至23日,沪深两市进一步持续杀跌的态势。当日,上证综指创出本轮调整新低,并一度失守2800点关口以及60日均线,此前整体抗跌的有色金属股此番也出现大面积杀跌。截至收盘,上证综指大跌1.94%,收报2828.28点;深证成指下跌1.96%,收报12062.4点。

  多空对决的施压

  自十一长假归来A股可以说出现了一波量价配合的快速拉升行情,沪综指期间最大涨幅约两成,相当多个股股价翻倍,然而,随着紧缩阴霾的不断升温,打乱了市场反弹的脚步,有数据统计,上证综指自11月11日以来累计跌幅已达8.5%。

  导致这一轮杀跌主因除了受紧缩政策预期的施压外,海外汇市、商品市场的波动也是致使A股波动的因素之一。与此同时,市场还普遍认为,年底之前再次加息的可能性很大。这一系列的“内忧外患”使得A股市场形成了“多空对决”的现状。

  针对紧缩的政策预期,业内人士坦言,当前货币政策收紧已经成为市场共识,需要讨论的只是紧缩的程度问题。

  事实上,前期市场反弹主要得益于充裕流动性形成的强大推动力,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政策的紧缩趋向使得市场的流动性动力基础正在产生动摇。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热钱流入的速度远不如预期,加上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加以管制,热钱流入对市场的冲击力正在下降”。

  中金公司曾发布报告提示投资者,不要低估流动性收紧对A股市场的压力,中国政府打击通胀和通胀预期的决心已经逐步明确,而其采取的手段可能是收紧流动性和行政手段并举,在这种预期之下,A股市场将承担持续的压力。

  然而,就在国内对流动性加强管理的同时,海外汇率市场也出现了波动。从9月到11月初的两个月间,受美国宽量化政策影响,美元出现了趋势性下跌,美元指数跌幅超过了8%;而进入11月份后爱尔兰再现债务问题,美元指数出现大幅反弹,最高涨幅超过4%。受此影响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近期出现了大幅下跌。

  另外,市场人士几乎一致认为,年底之前再次加息的可能性很大。据分析认为,目前的调控政策并没有彻底扭转物价的超预期上涨,因此,年底之前或将会有一次加息过程。

  对于这扑面而来的“多空对决”架势,机构在报告中称,流动性驱动力不如前期或已成事实,进一步紧缩政策使得A股市场中期趋势上涨驱动因素缺失,因此,建议投资者持谨慎态度。

  调整尚未结束?

  为抑制通胀,收紧流动性,监管层密集发布紧缩政策,让市场担忧的情绪愈发升温,同时也对市场接下来该怎么走,存在分歧。

  但总体来看,随着近日大盘不断下跌,大部分机构对于后市的看法更加谨慎,而“调整尚未结束”是当前市场的主流观点。随手打开一份机构的研究报告,从中看到的最多的关键词便是“谨慎”、“防风险”、“降低仓位”等词语。

  有机构认为,跌破2800点整数关口市场笼罩在恐慌之中,但是量能始终没有放大,极可能是恐慌资金出逃,虽不是主力资金离场但是大阴线对市场人气是个较大考验,从银行、地产等权重股测算市场下跌空间并不大,但是市场反弹仍需等待工行靴子落地,也需要等待大盘低位出现阳线缓和市场氛围,操作上,等待市场对于2800点位支撑的确认,届时把握高送转及抗通胀的医药、酒类以及新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等的投资性机会。

  中信证券报告则指出,目前中国的货币政策已开始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且未来将进一步收缩。年内利率还可能继续提高一次,且不排除年内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而受紧缩调控影响,预计短期沪指将围绕2800点震荡整理。

  在业内人士看来,从2319点以来的一轮上涨行情主要是流动性推动,随着紧缩政策的密集出台,目前已经基本结束,未来的行情要转到需求推升、行业复苏以及经济拉动上来。而接下来,A股的走势很可能在短线反弹后将继续调整。

  对市场未来走势,市场也有着不同意见,银河证券认为,密集出台的收紧流动性和抑制价格的政策措施扭转了A股上行态势,A股市场遭遇了下半年以来最大幅度的下跌。行政干预结合货币政策,紧缩措施还在持续,政策效果有待观察。银河证券认为,A股市场的运行节奏已经改变,从逐级上台阶进入区间震荡阶段,目前不存在系统性机会,但恐慌气氛集中宣泄后,市场有望短期企稳。

  避险眼前主要“战术”

  A股市场又一次“迷失”在十字路口,在摇摆不定的市场走势下,业内人士认为,投资者要选对策略来趋利避险。

  国信证券认为,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在于通胀水平的多高是否超预期,另外信贷水平的减少是否超预期,从政府各个部门的行政措施看,物价超预期的概率较大。这样从紧的预期目前难以得到缓解,资金面收紧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这种情形下,总体谨慎一些。高通胀下政策面的不确定性较大,投资者可配置一些确定性增长和政策鼓励的行业,以规避从紧风险。

  广发证券则认为,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通胀可控,出于对基本面的担忧,调控力度不会超预期,市场继续下跌空间小。短期市场有望反弹,但通胀预期上升,政策紧缩预期暂难消除,需等待通胀和调控形势明朗。配置上,仍然建议偏向大消费和“十二五”规划相关产业。消费中最看好家电;“十二五”规划相关产业看好生产性服务业、城市轨道交通、海洋经济和新能源节能环保设备相关投资机会。

  具体投资策略,业内专家认为,首先,近日大盘大震荡,创业板股、中小板中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股普遍抗跌,有的甚至创出股价新高,因此,当前操作重心宜放在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其次,看新消费行业可重点关注,未来10年中国消费不但有望强劲增长,同时消费结构将出现重大改变,尤其是在装修装饰、康体保健、影视传媒、健康食品饮料、电子支付、化妆品、网络游戏、家纺、户外休闲、景区旅游、文化创意、奢侈品等方面,其消费增长需求明确持久,空间广阔,相关上市公司可享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估值。

  但同时专家提醒投资者尽量规避一些风险较大的行业。专家认为, 结合目前的市场形势,紧货币政策主要对房地产、资源和金融股不利。

  

(责任编辑:黄珂)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