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公司报道 > 搜狐企业家论坛2010年会 > 搜狐企业家论坛嘉宾专访

柳传志:没有信仰的时代需要重建理想

来源:搜狐财经
2010年11月26日18:21

  搜狐公司品牌活动“搜狐企业家论坛”2010年会于11月25日在北京隆重召开,论坛由搜狐财经发起,秉承“公益性、公平性、开放性”的原则,为中国企业家提供一个论道、交流、成长、互助的新媒体传播平台。本次论坛围绕“重构:不确定性改变世界”问题,邀请国内众多著名企业家、学者以及一线经济学家共同探讨交流。以下是搜狐财经对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的专访:

   柳传志:讨论的这个,这是我在刚解放的时候才六岁,但是我的父辈告诉我在解放前的时候,中国充满了苦难,比如说日本人、中国人做亡国奴的情况,我父亲给我他的是他自己的切身感受。另外在解放前那一段,由于物价飞涨,老百姓民不聊生,等等等等,使得中国人感到自己确实是一盘散沙这样的状况,这时候解放,解放了以后所有的知识分子、所有的工农群众,大家都向往着一个新的社会,在这个时候共产党领导我们跟美国在朝鲜打了一仗,竟然打赢了,那中国人什么感觉,小孩唱雄纠纠气昂昂的时候,感觉是不一样的。对未来充满了崇敬,尽管生活相当艰苦,但是对建立一个我们所追求的社会,那个社会描写的是什么呢?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们当时听到苏联就觉得是一个美好得不得了的社会,大概是这么一个情况。所以人们有希望、有追求。

  柳传志:这里面分两个阶段,二十几岁我在文化革命之前是22岁,那个时候一心叫做党的工具,党往哪指就往哪打,到高中毕业,我们是在那个阶段是往这方面追求,文化革命不久,那时候已经大学五年级了,所以比较敏感,很快对文化革命本身有看法,这时候人就会变得突然间有一个大的转换,以前追逐的东西发现不对,比如说文化革命的时候会发现先由学校里起来说打倒资产阶级教育路线,觉得很能理解,觉得毛主席理解,后来变成打倒整个各地的县地位,共产党整个地位都不对了,又打倒了一些我们尊重的元帅、将军,包括彭德怀的万言书贴在了街上,会使每一个动脑筋、想问题的年轻人会产生想法。那时候我就会变得极端消极,完全变成了一个逍遥派,被迫到农场接受知识分子改造。所以那个阶段谈不上什么,而且觉得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儿,达到了四人帮以后,又熬了两年,邓小平上台以后,这时候改革开放,真往这个路上走了,这时候我们又开始重新点燃了胸中的火焰,希望国家变得好。

  所以我们这个年代的人特别珍惜改革开放这三十年的历史,主要我们有比较,知道这个来之不易,现在我们年轻的企业家朋友,他们觉得天生下来就应该是这样,其实不是,有可能假定没有,比如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没有当时的果断措施的话,今天的中国就和我们隔壁的邻居差不多,那个时候人们完全生活是不一样的。所以我的感觉饿过饿的人吃红烧肉和没捱过饿的人吃红烧肉吃起来滋味、感觉完全不同。

 

  柳传志:是,现在对于中国来讲,可能没有形成一个全国人民共同的信念、核心价值观,比如说信基督教、信伊斯兰教、他们可能有一个他们的核心价值观,他们共同信仰的是,中国目前可能没有形成大家共同追求的信仰联系,但是我希望我和我们联想的同事,有一个企业当中的核心价值观,比如说我们追求什么,我希望我和我的同事们都能够共同工作,能够为社会通过我们的商业运作提供了产品、我们提供的服务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也希望我的生活能够好、我的同事的生活都能够好,这谈不上什么更伟大的追求,只是我们现在眼睛看到的。

   柳传志:我1984年刚出来的时候没那么高的理想,刚出来的时候主要是想实现我自己的价值,实现人生价值。我在文化革命我自己觉得在很郁闷、很浪费生命,但是在研究所工作了一段时间,做了成果以后,论文放在那儿以后不能推广成产品,依然觉得郁闷,觉得有能力没施展开,到了1984年有几乎能够让我办公司的时候,想要的就是管理权,看我能够做多大的事,到了1986、1987慢慢做好了以后,在科学院引导下,有一个目标,想做中国人自己品牌的PC机来。今天说起来很容易,当时差得非常之远,所以我们就有了这么一个目标,叫做理想的目标,用了很多非理想化的手段实现了那个目标,这就是追求。 我和我的同事们共同的追求。

 

  柳传志:这个黄宏德和万日南(音),特别是万日南应该讲是给了我指了条道路,因为当时我们还没有像他们这么敢想,万日南提出了铁饭碗没饭碗的概念,第一次提出了体制概念,这个东西都是给了我新鲜的感觉。我在以前第一没有领悟到,这是完全一种更宽松的机会,还有一个确实在当时觉得有一个保底的饭碗,我们多数同事跟我一起出来的同事觉得在科学院里哪怕有一个名字注册在那儿也是安全的。当时还是有些这些想法。

  搜狐财经:您认为理想对于现在的年轻人重要吗?

  柳传志:太重要了,人活着有三种,一种就是熬,比如说像过去、我们那个年代的农村的人,或者我们自己,以及现在还可能一些贫困地区的人,比如更封闭的人,他们一辈子就是受苦、受煎熬,活了几十岁就过去了,不知道外面是什么样子。第二种人过日子叫过,过的意思就是能主动了,把我的日子过得更好,这是一种追求过好自己的日子。还有一种人还想做更大的事,咱们叫一个字叫奔,往一个方向去叫奔,这三种结果是不一样的,想奔的人如果机遇不好、或者能力不够可能还不如想过的人。但是想过的人,把日子过好的日永远不能在社会中、在世界中起更大的作用。所以追求的不同最后的结果肯定不一样。 谢谢!

     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如确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8974。

(责任编辑:曹凡)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