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11月CPI仍未登顶? 加息节点或提前到来

来源:新华网
2010年11月30日08:16
  11月CPI仍未登顶?

  专家称,加息节点或提前到来,但控通胀作用有限

  CPI再创新高的情形在11月或继续出现。昨日,包括中金公司在内的多个机构预测,11月中国CPI涨幅可能超过上月的4.4%,甚至有“破5”的可能。而在通胀高企预期下,对于12月加息节点的预期同样不断 地被提前。

  价格上涨刚性明显

  11月29日,中金公司发布研究报告预计,11月CPI同比将继续创出年内新高,接近5%,而12月则有望回落。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在报告中预计,11月CPI将继续向上达到4.8%左右,这也是业内普遍认同的一个数字。银行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晓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更是大胆预测,11月CPI同比增幅可能“破5”。

  上海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潘正彦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11月CPI数据肯定要高于10月,甚至不排除12月份CPI同比增幅继续扩大的可能。”上海师范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孙茂辉同样认为,12月CPI同比增幅将进一步走高,“不过环比增幅会小于11月”。

  而以消费者切身体验来说:同样的有机蔬菜从去年的12元涨到今年的16元;同品牌相似款羽绒服从去年的800元涨到1200元,从这个角度看,5%的CPI同比增幅似乎还是小意思。

  “我们的CPI参照结构存在很大缺陷,很大程度上只能与菜价挂钩。”潘正彦指出,“在多部门打压下,蔬菜价格的确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回落,然而其他因素的变化却并不明朗。”

  “相当多产品的价格传导都存在时间的滞后性,有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逐步显现。有些食品及物品的价格,不像蔬菜价有涨有落,上涨之后就不会再降。”潘正彦表示,“很多基础产品的涨价具有趋势性,可以说价格上涨的刚性非常明显。”

  加息作用有限

  一旦CPI高企,加息则成为顺理成章的下一步。“政府控制通胀的压力越来越大,但是像窗口指导、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工具对控制通胀的效果有限,所以应该进一步加息,年内至少还会有一次加息。”孙茂辉说。

  中金称,随着CPI走高,加息时点可能提前到来,从现在至2011年料加息两次,每次25个基点,加息在年底之前和明年上半年可能性较大。随着CPI明年下半年回落,加息压力即会减轻。

  而在孙茂辉看来,多次小幅度加息对控制通胀效果不明显,通过一两次较大幅度的加息反而效果比较好。

  但潘正彦认为,加息对于控制通胀的作用比较微弱,“尽管当前市场的流动性与2007年的状况相似,但是导致通胀的因素明显不一样。2007年时是由于经济过热、流动性泛滥而导致物价上涨;但现在物价的上涨是属于成本推动型和供给不足导致。”

  潘正彦进一步指出:“目前蓝领阶层工资普涨成为推动物价上涨的一个因素之一,尽管大中城市的白领阶层尚未出现涨工资潮,但是在物价不断上涨的刺激下,最终势必也进入一个加薪的过程。因此,政府必须警惕物价出现"螺旋式"上涨的恶性循环。”(记者 付碧莲)

  作者:付碧莲 (来源: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曹凡)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