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公司报道 > 要闻快报

国资退出前夜 上海家化内部重整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卢曦
2010年12月18日11:14

  上海家化走到历史节点。12月6日,一则停牌公告透露,上海家化正面临着国有资产改革。

  上海家化脱胎于一百多年前的香港广生行,新中国成立后历经中外合资、上市等诸多变迁。目前上海家化有近40%的股权仍属国有,业内盛传,平安集团有可能以超过60亿元的天价接盘。

  日化行业属充分竞争性行业,外资凶猛,国资从上海家化退出,在业内已盛传多年。《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国资改革路径尚未明朗之际,上海家化正在内部酝酿着一次架构调整。除了突出重点品牌外,人事变动与员工薪资也在调整范围之内。

  上海家化正试图建立彻头彻尾的现代企业制度。

  拒绝外资血统

  月6日,上海家化发布公告称,接到控股股东上海家化(集团)有限公司的通知,家化集团按照上级精神正在筹划国资改革事宜。

  家化集团持有上海家化38.16%的股权,是上海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所属上海国盛(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自12月6日起,上海家化停牌,目前尚无复牌的消息。

  上海家化董事会秘书冯珺向记者表示,上海家化国资改革的事宜是由国盛集团操作的,她本人不清楚目前的进展。

  业内盛传,平安集团有望整体收购家化集团,从而间接持有上海家化近四成的股权。对于这一说法,冯珺表示不知情。家化集团方面不愿就此问题表态。

  国资改革对上海家化已是个老话题。

  去年11月底,香港新世界集团创始人郑裕彤有意入主家化的消息就曾引发市场关注。上海家化不得不发公告澄清,当时称并无股权转让计划。

  2010年8月23日,上海家化董事长葛文耀现身上海外滩和平饭店,发布上海家化旗下最高端品牌“双妹”。当被问及国资改革的问题时,葛文耀向记者表示,国资改革是由政府决定的,当时上海家化还没有收到任何消息。但可以肯定的是,发改委、国资委以及上海市方面,都认可“一般竞争性领域国资调整退出”的大方向。

  据透露,早有不止一家外资企业有意收购上海家化,而高层的意见是保持上海家化民族品牌的属性不变。

  葛文耀告诉记者,一家外资世界五百强企业有心收购上海家化旗下的佰草集,甚至派人打听他退休的年龄究竟是60岁还是65岁。“他们知道只要我在位,就不可能收购佰草集。”葛文耀如是说。

  葛文耀当时表示,上海家化从2005年的8亿元到2010年的市值155亿元,增长近20倍,很多方面都超过了外资同行。

  内部架构重整

  未来谁将入主尚不明朗,而上海家化的管理层此时正在酝酿一次内部的结构重整。而中层管理层,也在进行着一些人事的微调。

  上海家化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上海家化原本分为事业一部和事业二部。其中事业一部包括六神、美加净等大众品牌;而事业二部则包括了佰草集、清妃、高夫等适应细分市场的中高端品牌。8月底推出的“双妹”是上海家化有史以来最高端品牌,原本也被划在事业二部旗下。

  据透露,此次调整核心目的是将佰草集独立出来,作为单独的子公司独立运作,而其他品牌仍留在事业二部。

  据另一位熟悉佰草集的内部人士向记者透露,佰草集的净利率、经营质量等各项指标都超过了外资同类品牌,被上海家化视为“重点品牌”。独立之后,佰草集还将有进一步的举措,加快发展。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家化架构重整的计划还没有十分明确和细化,但在2011年1月上海家化年会之前一定会定下来。也就是说,上海家化试图在农历兔年到来之前,建立起一套新的内部管理体系。

  由于所处的是竞争性行业,上海家化一直试图通过内部调整应对国企背景带来的种种劣势。

  葛文耀曾对外表示,作为国企,上市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不能做决定,很多事情需要向上走程序,环节诸多,容易泄露内幕消息。

  而另一个困扰上海家化多年的问题则是人才的流失。据统计,从2003年起的4年中,上海家化的营销、技术人员流失79人,中层以上营销人员流失13人。

  一位广州日化界资深人士向记者透露,曾有一家总部在广州的民营化妆品企业,试图从上海家化挖走一位中层管理者。这家广州企业实力不俗,开出的年薪超过百万元,而对方最终却是因为工作地点问题最终选择留在上海家化。

  在业内,比起同行企业,上海家化的薪资待遇不算高,经理及普通员工的流失情况十分普遍。而这些人在活跃的同行民营企业中,往往还能获得很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2008年,上海家化的股权激励方案几经波折终于得以通过。上海家化100多名骨干成员人均获得约3万股。但这一方案远低于最初的计划。

  记者从上海家化内部了解到,薪资福利也是目前上海家化目前内部调整的目标之一。

  金字塔布局

  “我1985年进上海家化,直到1987年跟欧莱雅合作,才知道什么是化妆品。”葛文耀曾这样对记者说。在他进入上海家化后,有三次公司濒临绝境。

  多年来一直与体制共舞,上海家化很难摆脱老国企沉闷低效的形象。目前上海家化的年销售额尚不足30亿元,只有欧莱雅在华年销售额的三分之一。但在产品线上,上海家化已经有了“金字塔布局”的雏形。依靠六神、美加净等大众品牌走量,而用佰草集、双妹等中高端品牌赚取高毛利。同时与医院合作,进军药妆领域。

  1998年,上海家化第一次试图向上探路。同时推出中草药概念的护肤品牌佰草集和全盘西化的香水品牌Distance。后来的实践证明,Distance走欧美模式行不通,在交了一笔学费后宣告失败。而佰草集却在7年的投入之后实现盈利。葛文耀曾多次对外表示,直到2005年,上海家化的日子才真正好过起来。

  此后,佰草集逐渐成为上海家化的支柱性品牌,备受葛文耀钟爱。上海家化甚至不遗余力地推动佰草集“出海”,通过丝芙兰,卖到欧美、日本等国家。在上海最昂贵地段淮海路每年斥资600万元建起佰草集旗舰店,与国际奢侈品牌比肩而立。

  2010年,上海家化将上世纪30年代老上海品牌“双妹”“复活”,产品包括护肤品、香水、丝巾等,有的产品定价超过千元,定位接近奢侈品。国资退出是否能让上海家化获得进一步扩胀的动力?业界正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黄珂)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