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进民退在以另类方式继续。
12月22日,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挂牌,这是继国开投与诚通之后的第三家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被称为“中投二号”,是金融以外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的主渠道。国新公司成立之前,央企的资产重组主要通过规模较小的国开投和诚通公司进行,国资委痛感在重组时没有一言九鼎的话语权,中投二号的出现解决了难题。
国新公司成立对国资委有利,对提高社会效率不利。国新公司目标不清晰,专业色彩不强,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小农意识”。
按照国资委答记者问的说法,国新公司是一家配合国资委优化央企布局结构、专门从事国有资产经营与管理的企业化操作平台,并不是生产经营企业,更不是专门搞投资的公司。有三类央企资产将进入国新公司的整合平台:属于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企业;一些规模较小、因承担公益性等特殊职能不宜进入其他企业;以及央企整体上市后留下的存续企业资产和其他非主业资产。
专业社会各有分工。国资委是出资人代表,企业管理层经营国有资产,由国资委考核“成绩”。目前许多央企都是上市公司,业绩好坏市场会及时反映,上市公司需要进行资产整合,有投行等各种专业机构出谋划策。如果央企需要出售旗下资产,在产权交易所挂牌就是,何劳兴师动众再成立一家专事央企资产经营与管理的国新公司?
由于国新公司的成立,一连串的事件接踵而来,所有的事件都与市场化方向背道而驰。
首先,资产从交易时代进入划拨时代。经营方式逐渐市场化的央企资产将进入堂而皇之的行政划拨阶段,只要国资委认为不符合央企主业、甚至不符合国资委某一特殊规划的,都可以名正言顺地将资产划拨至国新公司。目前央企内部资产划拨之事屡见不鲜,但通过成立公司昭告天下划拨的合理,不可不说是央企市场化经营的大倒退。
其次,既然是行政划拨,央企资产就无法通过市场定价,相当于无偿转送。如果说各航空公司的酒店可以在市场卖出个高价,一旦纳入行政体系就是无偿转送。这对于国资委来说,是左口袋倒到右口袋,没有太大区别,但对于投资者来说则大不相同,这意味着公司净资产大大缩水,间接影响公司上市部分的未来收益。
第三,国新公司的团队远未能证明自己是优质的资产经营者,更没有过投行等资产运作的从业经历。
国资委明确提出,企业划入国新公司后,通过股份制改革和重组整合,实现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例如,对具有潜在市场竞争力的企业或者优质业务、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业务,国新公司应在资本金注入、重组上市等方面予以支持,促进企业发展,通过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具备条件的,还可以改造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服务的企业或业务。对于丧失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或业务板块,国新公司应在支付改革成本等方面给予支持,保护好职工合法权益,促使这些企业或业务板块的国有资本平稳退出。这一段可以让公众恍然大悟,在央企改革、全社会付出数万亿代价的今天,央企还没有实现市场化的入市与退出机制,还得为退出时的职工合法权益买单。
国新公司首期注册资本金仅45亿元人民币,在央企中属于小儿科,国新公司没有买单的本钱,但资产运作可以让真金白银滚滚而来,并且,央企红利的建言权与实际使用权都在国资委,表面上民众是没有为国新公司买单,实际上,通过红利的转让买了大单。
一连串专业的资产运作公司与金融机构,国资委全都弃置不用,偏偏成立了一家国新公司背负重担,既要成为保值增值的企业,又要成为投行,还要成为一言九鼎的市场定价方,确实是个非驴非马的怪胎。
每家行政主导机构都试图扩张自己的地盘,每家企业都想获得垄断溢价,这是权力与企业的基因所决定的,全球概莫能外。不同的是,好的制度可以抑制权力与企业的无限度扩张,让企业在竞争的平衡中实现增长;坏的制度则对垄断因素网开一面甚至添加无数养料,窒息民资的生机。国新公司是在央企资源范围内,进行的上下游通吃的垄断尝试。
事实上,国家电网等已经膨胀到了拥有金融业的全套牌照;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改制设立的四大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现在尾大不掉,凭借垄断优势成为金融行业的巨无霸。国新公司很有可能步其后尘,再现一个人造巨无霸公司。
以垄断走向市场,以子弟兵取代专业人士,今后地方国资纷纷效仿,会加剧国资与金融投资领域没有章法、权贵横行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