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行再度宣布上调准备金率。没有选择加息是因为人民币汇率近期大幅走高。为了不给汇率更大的压力,目前不是加息的最好时机。而且对于控制节前物价,提高准备金率的效果要好于加息。笔者认为,加息不在春节前就在春节后集中放贷之前,可以说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提高准备金率不能解决全部问题。银行间资金利率和央行利率的倒挂表明了加息的必要。本周央行正式通知暂停发行央票,这是值得关注的现象。央行上调准备金率就是为了收紧流动性,因流动性紧而暂停发行的说法与其目标是相悖的,这导致市场加息预期进一步发酵。
现在问题的焦点是什么时候加息。
首先,我们看到了新兴市场国家的加息潮。1月13日韩国央行宣布将基本利率提升25个基点至2.75%。这是韩国央行2010年7月以来第三次加息。泰国央行宣布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2.25%,这是泰国央行近7个月以来第4次上调利率。近期印度通胀上行风险日益增大,分析人士普遍预计本月印度央行将再度加息。这些国家的加息将分流热钱,对于中国是一个良好的加息时间窗口,中国加息应当为期不远。
与此同时,加息与国债发行关系密切,由于市场担心加息对于国债价格的冲击,不能及时加息会导致国债、央票难以发行的尴尬。2011年一季度国债发行任务繁重。2010年12月31日刊登在中国债券信息网上的公告显示,财政部2011年关键期限国债发行计划31期,其中7至10年期中长期国债发行合计16期。对于近期影响最大的2011年前三个月将发行记账式国债9期,其中10年期国债和30年期国债合计发行3期。保障国债发行非常重要,基准利率直接限制国债的利率,因此加息与国债发行有一个同步的关系。
因此,笔者认为加息,不在春节前就在春节后,可以说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春节过后,就是大规模放贷的开始,而且各种项目开工、工厂排产也是在这个季节,因此此前加息保障银行放贷的利润非常重要。受加息影响的不仅是新增贷款,存量贷款的展期也同样受加息影响。我们以40万亿贷款估算,利率增加0.25%,给银行业带来的息差利润将达到600亿元。此时加息,对于春节CPI涨价和节后生产PPI的涨价因素将起到控制作用。
基于这样的预期,如果节前加息,则加息后股市下跌或是短线抄底的良机,节后会有一个贷款发放流动性增加的过年红包行情;如果政策预期没有得到释放,则持股过节的风险大增,节后很快加息的情况概率极大。节后只要流动性富裕,再一次调高准备金率的可能性非常大,同时还有大量的国债发行计划抽走资金。因此,时刻注意流动性变化、控制风险是最重要的。
作者简介:张捷,新浪知名博主,现为北京宝恒盛理财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