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楼市股市分流 储蓄效应减弱

来源:南方日报
2011年01月19日09:32

  南方独家

  南方日报讯 (记者/贾肖明 通讯员/马超)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昨日向本报独家披露了2010年广东信贷和存款全貌。截至2010年末,广东中外资银行业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1799亿元,同比增长16.4%,其中新增贷款比上年有所减少,但总体保持合理增长水平,投向中小企业和县域的资金比重上升。同期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2019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同比多增,企事业单位存款增势则随贷款放缓。

  贷款年末余额超越5万亿

  2010年末,广东中外资银行业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1799亿元,同比增长16.4%,比年初增加7290亿元,增速和增量比上年分别低15.5个百分点和3465亿元;但与2008年比较,贷款增速高3.6个百分点,贷款增量多3236亿元。全年新增贷款中,人民币贷款占7509亿元,比上年少增1210亿元;外币贷款则减少11亿美元,比上年少增310亿美元。

  对比2009年在非常规经济和政策环境下形成的巨额信贷投放,2010年的贷款增量和增速从正常年份看较为适中,仍不低于经济增长与物价上涨水平之和,反映了后金融危机时期在宏观调控下信贷运行渐归常态。

  中小企业和县域贷款占比上升

  全年新增本外币各项贷款中,短期占1589亿元,同比少增197亿元;中长期贷款占6620亿元,同比少增895亿元,占新增各项贷款的90.8%,比上年高20.9个百分点。

  中长期贷款相对增加较多,反映了投资领域气氛活跃,一方面上年扩大投资政策下各类基建工程启动后的资金需求强劲,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环境回暖企业的各类投资也开始扩张。其中,人民币个人中长期住房贷款增加1584亿元,占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增量的24.9%,同比少增809亿元。

  2010年12月末广东本外币票据融资余额比年初减少733亿元,同比多减702亿元。票据融资余额减少,主要是金融机构在宏观调控下资金相对紧张,通过压缩收益相对较低的票据业务调节资金和信贷规模。

  2010年,广东银行部门实施有保有压的结构调整,调集更多信贷资金投向实体经济的薄弱环节。全年人民币境内企业贷款增加5249亿元,大、中、小三种规模类型企业分别增加贷款1836亿元、1690亿元和1723亿元,比重分别为35.0%、32.2%和32.8%,基本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其中小型企业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0.7个百分点。

  存款搬家现象得到缓解

  2010年末,广东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2019亿元,同比增长17.7%。全年新增本外币各项存款12328亿元,同比少增1249亿元。

  本外币各项存款中,储蓄存款增加4848亿元,同比多增887亿元。2010年房地产新政实施使得市场成交量受到抑制,对存款的分流作用减弱;股市整体走势不及上年,吸引的入场资金也增加不多;而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存款来源有所宽裕。全年本外币企事业单位存款增加4040亿元,同比少增2118亿元,是各项存款少增的主要因素。

  作者:贾肖明 马超

()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