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商业评论

超市集体失信 价格欺诈成“潜规则”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11年02月15日02:43

  两次在同一家超市购物“上当”的经验,让退休职工杨洁(化名)长了个“心眼”。

  2010年下半年,她与邻居李女士根据北京东四环美廉美超市的宣传海报,去购买了一款降价的“复底三层大蒸锅”。仔细一看,锅底只有薄薄的一层铁片,并非宣传中所述的“复底”。

  2011年1月份,杨洁在这家超市购买标价为8.9元一袋的曲奇饼干,回家后发现小票上的实收价格为13.9元。整整相差5元。前去理论的杨洁得到的回答是,工作人员摆错了标签。美廉美工作人员随后赠送了小礼品和薯片了事。

  杨洁的遭遇并非个案。国家发改委近日披露,经查实,一些城市的家乐福、沃尔玛等超市存在虚构原价、低价招徕顾客高价结算、不履行价格承诺、误导性价格标示等欺诈行为。发改委表示,对于此类行为以后将处以最高50万元的罚款。

  对很多消费者而言,一边离开超市一边查验小票,将是今后中国的超市门口的一道不光彩的风景线,它意味着超市这曾被消费者认为价廉物美的行业,正在集体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诚信考验。

  背离创业初衷

  沃尔玛、家乐福都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经营商。在全球各地,这两家企业都以折扣和低价闻名。

  它们之所以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扩张,都是得益于从消费者角度考虑问题,为消费者省钱,它们从来是倡导控制降低内部运营成本来达到低价。但在中国的“价格欺诈”事件,让这两家企业蒙羞,事件似乎已经偏离了企业的创业初衷和成功之道。沃尔玛给出的解释是“工作疏忽”并道歉,家乐福表示将执行“5倍退差”政策。毫无疑问,出现问题是累积多年的“陈年旧疾”。而对于解决方案,不少消费者显然并不满意。

  “貌似郑重承诺,实际忽悠。家乐福5倍赔偿差价实际上是一种文字游戏,有玩弄消费者的嫌疑。”著名打假人士王海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根据家乐福条款,首先你要到另一个商城购买到相同产品,其次你要妥善保管好,携带到家乐福。一般超市商品的差价最多也就几块钱,而北京市规定一天的误工成本是300元。此外还有交通费。相比几元钱的差价赔偿,消费者还要付出高昂的时间和交通成本,因为不可能有很多人会要求差价索赔。”

  常态性“潜规则”

  在一些超市的门口处,顾客也开始变得小心翼翼,在收银处结完账,再不像过去一样很快离开,而是逗留几分钟,仔细端详手中的小票。欺诈危机似乎平息,但诚信危机刚刚开始。

  超市消费者众生相之变,从一定程度上表明,已经融入千家万户生活的超市,正集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公信力挑战。根据北京市工商局12315、北京市消费者协会96315两条热线统计,春节期间投诉数量同比增长1.81倍,其中消费者申诉、投诉较多的是超市、电器专卖店以及购物中心,共69件,占投诉总量的42%。上海市工商局指出,春节长假的前三天,12315热线共受理消费者申(投)诉和举报140件,同比增长24%,其中涉及“价格标签问题”的申(投)诉同比大幅增长了3.3倍。广州市12358价格举报中心共接到各类举报和政策咨询148宗,涉嫌价格欺诈的超市问题投诉举报共24宗,受理19宗,占受理案件总量的34.54%。

  “价格欺诈已经出现常态化的倾向。”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这一行为让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大打折扣,甚至引发了对超市的信任危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国雄认为,企业利用过去的声誉和消费者的信任胡作非为,结果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责任编辑:姜炯)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