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民生经济

变频将成主流 今年空调市场仍唱“涨”字诀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钱玮珏
2011年02月24日17:48

  本周一,两大家电零售连锁巨头苏宁和国美相继发布报告,对今年的空调市场作出预测。市场普遍看好今年空调市场将继续增容10%左右,认为变频空调将真正普及、达到50%以上的市场份额。对于目前空调行业巨大的成本压力和政策力度减弱带来的影响,市场对价格走势虽有不同的

判断,但记者向多家空调企业了解到,今年空调市场价格将以“涨”为主。

  国内空调市场有望继续扩容

  苏宁电器调研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空调市场全年创下3674万台的零售量以及1035亿的零售额,两项数据均为历史新高,同比增速分别高达23.6%和24.4%。

  2011年,节能惠民、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国家利好政策的持续实施,将进一步刺激城乡家电消费需求、二次购买以及更新换代,为空调市场增加更多的市场空间。三四级市场居民对空调的购买需求和购买能力均在加强,空调在农村市场已经出现放量增长的局面,有数据显示目前农村市场空调保有量只有12%,空调在农村市场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苏宁预测,2011年中国空调市场仍将稳中有升,全年或有10%左右的增长。国美预计在渠道拓展和需求旺盛的带动下,未来三年国内空调市场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12%-16%的幅度。

  变频空调将占据半壁江山

  从2009年开始,变频空调开始迅速崛起。经过两年时间的市场培育,变频空调在2010年中的市场占比已突破30%,年底的市场占比最高一度达到50%。

  在苏宁、国美的报告中都指出,2010年变频空调首次进入家电下乡名单、定频空调能效标准的不断提升和节能惠民工程的补贴力度下降,都使得产业天平倒向了变频空调。因此,从未来的发展前景看,变频代表主流方向,业界普遍认为2011年将是变频空调真正的普及年。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各大空调厂商正集体发力变频空调,不仅是美的、格力、海尔,包括海信、志高、惠而浦等众多品牌均在逐步加大品牌下变频产品比例,争夺变频空调的市场份额,未来预计国内空调行业洗牌加剧。

  苏宁预测,2011年,变频空调市场全年占比预计超过50%,其中在一二级市场的销售占比预计将达到60%-70%,在三四级市场变频空调的销售占比预计将超过40%。国美也表示自身渠道内的变频空调份额将提升至55%以上。

  外资品牌或借变频谋求反弹

  从市场情况来看,经过多年的发展,美的、海尔、格力已经逐步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地位,但经过近几年的精耕细作,奥克斯、志高、海信、科龙、惠而浦、大金等中等规模品牌资源整合和产品调整已经到位,成为影响品牌格局的重要力量。

  2011年,外资品牌面临的竞争压力依然巨大,变频技术被外资垄断的时代已经过去,在节能惠民、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产业政策的竞争上,外资品牌整体仍受制于自身的品牌和价格定位,尚难与国产品牌形成同位竞争。

  但是,大金、三菱电机、惠而浦等外资品牌凭借着国际化的管理体系、先进的技术优势和深厚的品牌品质积淀,在变频产品上具备强大的竞争力,在空调市场规模整体提升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分得一杯羹。苏宁电器预计在2011年变频快速增长和政策调整背景下,合资品牌将通过扩大产能、加快盲点市场布局等措施谋求市场份额的快速反弹。

  受成本政策影响价格以涨为主

  目前,从整体来看,受企业运营成本增加以及政策力度减弱的影响,空调行业成本压力依然很大。

  据了解,空调主要原材料铜、铝等价格自2009年起一直呈现上升趋势,跟2009年年初相比,2011年年初铜价上涨2.6倍,仅此一项,1P挂机的成本将增加250元左右。此外,由于国家政策导向,空调生产企业对高能效空调压缩机需求量剧增,高能效空调压缩机价格持续走高,直接导致空调生产成本增加。同时,2011年6月节能惠民政策可能被取消。

  但市场方面就今年空调是否涨价仍有不同声音。国美认为在空调流通领域,渠道变化将直接影响空调产品的行销成本,从而影响整个产业的布局,目前市场竞争激烈,空调难以涨价。而苏宁则认为未来定频空调和变频空调价格走势或趋分化,变频空调技术含量较高,成本消化空间相对较大,加上快速增长的规模带来的集约化效应,以及2011年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都将使变频空调价格在2011年基本保持平稳,而定速空调价格由于受成本导向更多,且下降的市场规模也使其成本上涨压力无处消化,苏宁预测,在下半年国家节能惠民政策调整后,定频空调的价格或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扬。

  包括美的、格力、海尔、志高、海信等在内的空调企业均表示,在通胀大环境和成本上升的背景下,今年空调价格确实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本报记者也向广州市场多家空调经销商了解到,进入今年以来,行业整体均价水平已经有所提升。有不愿具名的空调品牌广州公司负责人直言,涨价已是必然。据他介绍,企业的低价材料库存基本在去年12月前就已经用完,“越往后的生产成本越高”,他表示,尤其是过了3月份“企业在价格方面将更谨慎”。

  南方日报记者 钱玮珏

  

(责任编辑:王霄)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