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每天千万融资买进 中信证券成资金新宠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2011年02月27日13:18

  兔年春节长假过后,A股市场一直处于震荡之中,但却绝不缺乏热点和看点,显示出大资金的活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梳理发现,自去年国庆节之后,被市场冷落已久的中信证券(600030,收盘价14.30元)似乎又露出了东山再起的苗头——在以大户为主要参与者的融

资融券市场上,原本并不受重视的中信证券自去年国庆长假后就逐渐开始获得融资者的青睐,每日融资买入多在千万元以上;而春节长假后,中信证券更是在融资融券市场上异军突起,连续多个交易日出现巨额融资买入,融资余额排名也从春节前的第七跃升至第四位。截至本周四(2月24日),中信证券融资余额已经达到5.39亿元,仅次于中国平安兴业银行

  是什么原因使得中信证券重获资金青睐?《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与业内人士进行了沟通。

  中信证券重获资金“芳心”

  谁也不会否认中信证券在中国证券行业的龙头地位,但是自2007年股价达到117元的巅峰后,长达3年时间里,中信证券都没有走出过一波真正意义上的大行情。即使在中小盘个股炒作风生水起的2009年和2010年,中信证券也寂寂无声,虽偶尔有上佳表现,事后证明总是昙花一现。

  “中信证券受到融资客的追捧首先是由于佣金新规出台以后,行业基本面得到改善,这是支撑其股价上涨的土壤。”一位分析师如是表示。“再加上未来券商面临许多新的机遇,如转融通、国际板等,作为行业龙头,中信证券应该会最先受益,因此不排除有资金正在战略性配置中信证券。”

  2009~2010年,证券行业为争夺客户资源一度大打佣金战,一些券商甚至将大户的佣金降到了自己的成本线附近。由于无法预期佣金率何时会触底反弹,再加上资本市场总体处于震荡之中,在长达两年的时间内,券商股走势一直不佳。即使遇到创业板推出、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开闸等大事件,也难以形成持续性热点。去年4月以后至国庆之前,券商板块更是经历了长达半年的深幅调整,许多个股股价甚至较年初跌去近40%。

  转折发生在去年国庆节后。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公司客户服务和证券交易佣金管理工作的通知》,对行业恶性竞争出手干预。借此东风,券商股于国庆大假之后集体爆发,一度让投资者憧憬券商股的春天来临。不过进入去年11月以后,由于市场重新进入震荡调整,券商板块又暂时偃旗息鼓。

  但是市场对券商股的态度仍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从融资融券平台交易就可以看出端倪:去年国庆节之前,中信证券单日融资买入很少超过千万元;而国庆节后至今,中信证券单日融资买入很少有不足千万元的情况,特别是今年2月份,中信证券多个交易日融资买入超过5000万元。另外,如长江证券海通证券等也出现了融资买入放量,券商股俨然成为了融资融券市场的新热点。

  与受到融资客青睐相对应的,是券商股股价近期屡有上佳表现。2月14日当天,15只券商股中有7只涨停,这其中就包括流通股本近百亿股的中信证券。而今年以来,中信证券涨幅已达到13%,远远强于同期上证指数。

  券商美好时光即将临近

  “券商最坏的日子已经过去,美好的时光正在临近。”华泰联合证券分析师李聪如是表示。

  李聪在其最新撰写的研究报告中指出,证券行业在“十二五”期间将会发生三大重要变化:首先,传统业务将随着市场容量的总量和结构变化而逐渐成长。从证券行业市场容量的总量来看,2015年上市公司数量预计将达3885家,相当于2010年末2063家的1.9倍,接近翻番;从结构上来看,预计到2015年,中小板、创业板数量合计占比将达到57%,超过主板,成为国内股票市场坚实的塔基。这样一来,一方面,证券公司的各项传统业务经纪、投行、资管都是与市场容量高度正相关;另一方面,中小板、创业板占比提升会进一步活跃各项传统业务需求并贡献更多利润,比如中小板、创业板的交易周转率、承销费率都远超过主板,经纪、投行等业务都将从中获益。

  其次,创新业务将逐渐成为现金牛业务,并能有效平滑周期波动。这主要因为创新业务如直投、融资融券、股指期货、权证创设等,大部分具有多空双向特征,因此在牛熊周期中,其业务需求始终旺盛,将能有效平滑周期波动对券商盈利影响。

  另外,参考海外市场,证券行业本应是所有金融子行业中创新活力最强、差异化空间最大的行业,但是国内情况恰恰相反。国内券商高度同质化的原因归结到底,是在过去业务范围有限且严格监管的大背景下,券商几乎没有任何创新的空间。而随着各项创新业务的不断丰富,相比海外成熟市场,除去复杂的衍生品外,国内证券业在产品线上与国外已相差无几,券商将有更多寻求差异化发展的空间。未来如国信证券打造的美林模式、中信证券打造的高盛模式都将有望逐渐成型,并成为国内券商差异化竞争的典范。

  分析师看好中信证券龙头地位

  而在目前15家已上市的证券公司中,李聪同样最看好中信证券。

  “中信证券是目前国内最具战略前瞻性、积极推进商业模式转型,并有望在未来行业变革中牢牢稳固其龙头地位的公司。中信证券在2010年下半年开始决定转型大力发展买方业务,并在2011年初提炼其新的商业模式为:卖方积累资源,买方实现收入,二者循环促进。比如说,经纪业务(卖方)做大可以为资管业务(买方)提供更多客户资源;研究业务(卖方)做大可以提高投行业务(包销模式为买方)定价权等等。”

  李聪认为,此前压制中信证券股价的核心因素在于巨额闲余资金运用效率过低导致净资产收益率水平较低。一直到2009年末,中信证券仍有274亿元自有闲余资金存在银行,仅能获取约2%的利息回报,而一旦投入到直投、融资融券之类的买方业务,仅仅融资融券业务就能获取8.1%的融资利率。而考虑到买方业务需要雄厚资金实力做基础,因此随着公司开始大力发展买方业务,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问题将迎刃而解。

  西南证券分析师王大力也指出,目前已经有消息称,今年融资融券将有望从创新业务转为常规业务。中信证券作为融资融券的先行者,目前公司的可融券品种大大多于其他券商,差不多买入了全部可融券品种,这也是其大力拓展买方业务的一种体现。目前中信证券市盈率仅有27倍左右,而去年压制其股价表现的诸多利空因素,如转让中信建投股权等都已经画上句号。未来随着转融通、备兑权证、新三板等逐渐明朗,中信证券作为行业龙头依然将率先受益,值得长期关注。

(责任编辑:姜炯)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