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 2011年两会经济报道 > 2011全国两会经济报道最新消息

闫冰竹:“十二五”是利率市场化重要机遇期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2011年03月07日04:29

  中小银行“渴望”政策倾斜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

  “十二五”期间,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加速推进之势。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在两会期间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从今年开始的未来五年,将是加快推进

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历史机遇期。为了防止利率市场化将对中小银行带来的巨大冲击,建议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坚持“逐步推进、区别对待”的原则,给予中小银行一定的政策倾斜与支持。

   他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对利率的自主定价能力依然不足。市场上的短期和中长期金融市场基准利率尚处于培育完善之中。因此,需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在一段时期内维持适度的存贷利差,合理保护银行业的利润水平。应加大金融创新力度,适时引入一些创新型金融产品,同时给予中小银行先行先试的机会,促进中小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

   利率市场化不能操之过急

   中国证券报:如果以1996年放开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作为利率市场化的逻辑起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其实已走过15年历程。有观点认为,利率市场化进展较为缓慢,您对此持何种见解?

   闫冰竹:我国利率市场化从1996年启动,走过15年的循序渐进的历程,这主要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首先,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选择了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而利率市场化作为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势必采取渐进式改革模式。

   其次,渐进式利率市场化,能够避免经济大幅波动以及利率市场化对金融市场的冲击,保持金融体系的内在稳定,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特别是,在推进过程中,如果措施不当将有可能对我国中小银行产生致命冲击。相对于大银行,中小银行处于弱势群体地位,在应对利率市场化方面,由于网点数量少、品牌知名度低、收入渠道窄、议价能力弱以及人才匮乏等原因,受到的冲击要远大于大型银行。

   纵观世界各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利率市场化历程都在10年以上,而2-3年内快速市场化的拉美国家,无一例外地出现了名义利率急剧上升、金融机构大量倒闭的现象。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就因推进利率市场化,造成大量中小银行破产倒闭,仅1987-1991年每年平均就有200多家倒闭,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剧烈波动。

   中国证券报:当前是否是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合适时机?

   闫冰竹:从今年开始的未来五年,将是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历史时期。目前利率市场化已经进入行动的轨道,这是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

   同时,虽然我国利率市场化条件已经初步具备,但我国经济尚处于转轨阶段,“两难”问题仍然存在,加之金融市场发育不够完善、存款保险制度不健全、监管机制尚待完善等一系列现实条件,决定了我国利率市场化必须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否则,有可能导致银行体系出现无序竞争局面,对国家金融安全、宏观经济稳定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我国利率市场化在“十二五”期间会有明显进展,应当积极稳步、有计划、分步骤地逐步推进。

   中国证券报:我国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可能会面临哪些问题?

   闫冰竹:“十二五”期间,我国利率市场化一定会有明显进展。但利率市场化改革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在推进改革的进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

   一是利率波动频率和幅度可能加大。目前,我国不少商业银行的自我约束机制还不健全,成本预算约束能力还没有充分硬化,定价能力还较低,金融市场竞争还存在一定盲目性。在这种客观情况下,一旦利率完全市场化,可能会出现贷款利率快速下浮、存款利率快速上浮,而且浮动幅度较大的现象。所以,利率市场化要逐步推进,避免市场失序。

   二是商业银行赢利模式面临调整。目前,利差支撑着我国银行业90%以上的利润。利率一旦完全市场化,一方面面对可能向资本市场分流的资金来源,存款利率难以向下调整,资金成本加大;另一方面随着直接融资规模的不断扩大,银行大企业贷款的议价能力有所削弱,贷款利率总体上升幅度有限,存贷款利差逐步缩小成为必然,银行传统赢利模式面临挑战。

   三是中小商业银行经营难度加大。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中小商业银行在资本、网点、技术、人员、管理、风险等方面均处于劣势,中间业务拓展能力相对较弱,业务范围相对较窄。在利率完全市场化后,中小商业银行既要面对大型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又要面临利率结构不匹配、逆向选择等风险,经营成本与不良资产可能同步增加。所以,利率市场化要差别化推进,避免一刀切。

   四是宏观金融调控不确定性增加。利率完全市场化后,央行对市场利率的调控主要通过间接调控货币市场利率来实现,结合商业银行顺周期经营倾向,央行对宏观金融波动的控制能力可能有所减弱。同时,伴随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快速发展,金融交易脱离实体经济的可能性增加,宏观金融管理难度加大。

   对中小银行带来巨大冲击

   中国证券报:怎么看待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

   闫冰竹:推进利率市场化,有利于促进我国银行业提升国际化视野,建立市场化机制,强化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与核心竞争能力。与此同时,从国际经验看,利率市场化将对中小银行带来严峻的考验和巨大的冲击。特别是在我国,优胜劣汰的市场退出机制尚未建立起来,中小银行受财务硬约束,可能会遭受致命冲击。

   考验中小银行传统业务升级能力。利率市场化将直接冲击银行传统业务,减少利差收入。一方面,为争夺市场,大型银行会动用利率决定权提高存款率、降低贷款利率,存贷款利率出现逆向走势,进一步降低行业整体利差水平。另一方面,中小银行通过体制机制和产品业务创新形成的服务中小企业的特色化经营优势,将受到价格竞争的直接冲击,经营转型的步伐将更为艰难。

   考验中小银行中间业务拓展能力。在西方发达国家,非利差型业务在银行收入结构中占比率达30%-40%,甚至高达50%以上,而我国商业银行非利差中间业务收入所占比率偏低。为应对利率市场化冲击,商业银行必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向非利差收入业务,拓展融资安排,银团贷款等收费业务,中间业务收入将会有大大提高。

   考验中小银行资金价格管理能力。利率市场化后,资金定价涉及到经营目标、战略决策、市场判断等宏微观层面,这是银行面临的新课题。此时利率异常灵活,如果缺乏风险控制措施,片面追求短期收益,将导致信贷市场逆向选择,埋下道德风险隐患,降低信贷资产质量。

   考验中小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利率市场化将增加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利率波动频率和幅度会显著提高,利率期限结构也更为复杂,面临与业务结构有关的流动性风险、与经营管理有关的决策风险、与内部机制相关的道德风险等。

   考验中小银行综合竞争驾驭能力。在利率管制下,银行按统一价格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竞争焦点更多集中在科技力量、服务质量、营销机制等方面。利率市场化后,银行拥有了利率决定权,可以根据资金供求状况、经营管理策略、业务风险程度、目标利润高低等,自主确定业务交易价格。银行竞争方式将由非价格竞争转向价格竞争,中小银行规模小,议价能力无法与大型银行相比,经营压力必然加大,对同业竞争的综合驾驭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应给予中小银行政策倾斜

   中国证券报:商业银行应如何适应利率市场化改革?

   闫冰竹: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商业银行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健全利率风险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金融产品定价机制,探索和拓展新型银行业务。针对不同客户的服务需求,商业银行要设立分层的利率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资金定价机制。在制定资金价格时,一方面进行盈亏平衡点测算;另一方面综合考虑客户对商业银行的贡献度和潜在风险因素,根据不同贷款收益水平和风险额度确定不同的贷款利率,确保贷款投放的安全和利润。

   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北京银行正在实施差异竞争战略,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着力培育在市民银行、中小企业融资、文化创意产业、绿色金融创新等方面的经营特色,正在加快推进资产结构、负债结构、客户结构、网点结构和收入结构的全方位优化调整,实现传统业务和新型业务的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北京银行全力打造风险管理核心竞争力,不断完善风险评价和控制体系,及时准确评估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各种风险,及时控制和化解各类风险。

   中国证券报:如何才能减轻利率市场化对我国中小银行的冲击呢?

   闫冰竹:为了巩固我国30年来金融改革开放的成果,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建议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坚持“逐步推进、区别对待”的原则,给予中小银行一定的政策倾斜与支持。

   第一,坚持审慎原则,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尚未根本转变,对利率的自主定价能力依然不足。此外,市场上的短期和中长期金融市场基准利率尚处于培育完善之中。因此,建议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在一段时期内维持适度的存贷利差,合理保护银行业的利润水平,为提高商业银行市场竞争力和增强抵抗利率风险的能力赢得时间,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维护金融稳定、避免经济大幅波动提供保障。

   第二,鼓励先行先试,加大金融创新力度。适时引入一些创新型的金融产品,同时给予中小银行先行先试的机会,促进中小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适度发展利率衍生品,推进以Shibor为基础的远期利率协议、利率期货、利率期权和利率上下限等业务,丰富和完善市场利率风险的分散和处置途径,为中小银行等微观金融主体提供规避利率风险的工具。

   第三,支持发展中间业务,有效拓宽收入来源。为拓宽中小银行的收入来源,有效应对利率市场化冲击,建议监管机构积极营造良好环境,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中间业务。比如,在业务创新上,给予中小银行更多先行先试机会,优先支持中小银行发展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债券承销业务,优先支持中小银行开展与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租赁等多种形式的同业合作,拓宽中间业务收入来源,提升中小银行的市场竞争能力。

   中国证券报:中小银行应该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竞争同质化带来的严峻挑战?

   闫冰竹:就中小银行自身的发展来讲,要迎接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必须要以“十二五”规划为指导,在促进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加快经营转型,努力实现银行业自身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切实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一是要加快业务结构的调整,加大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为迎接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中小银行应加大业务品种创新力度,进一步扩大中间业务收入占比。

   二是要构建资本管理体系,建立资本约束和管理机制。要进一步强化资本管理,约束资产业务盲目扩张,有效防范高风险资产对经济资本的损耗,提高经济资本回报率。要建立持续的资本补充机制,提高资本运作能力,搭建起合理高效的资本管理体系。

   三是要加快经营管理方式转变,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发展模式的转型,将直接带来业务流程的优化,推动管理机制的创新。为此,中小银行应加快业务流程梳理,推动网点深度转型,促进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显著提升。

   四是要加强信息技术建设,促进业务发展与管理水平提升。必须坚持科技引领业务发展的战略,借助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强化产品创新能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促进管理的网络化与智能化建设,为经营转型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责任编辑:姜炯)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