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改革·金融创新

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 倒退没有出路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1年03月09日06:56

  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倒退没有出路

  ——访北京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晓西

  由于干部提拔中上级机关的作用很大,因此,干部队伍中“对上负责重于对下负责”是普遍的现象,有些地方甚至不以对下负责来考核干部。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正确的执政为民的建设方针和经济政策,落实中就会变味。

  30余年来,中国的改革进程再次进入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中国有太多的经济、政治及社会问题需要解决,从今年“两会”和其他各方透露出来的信息看,改革将会贯穿整个“十二五”时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涉及改革方向和如何进行改革的一系列问题?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就此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经济学家李晓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要靠政治体制的改进来支持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当前的情况看,您认为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还需要做哪些努力?

  李晓西:我曾在《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文章:《抓住四个关键环节,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完善政府、完善企业、完善法规、完善环境,我认为这四个方面仍然是需要完善的,也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点。但这里,我想强调一个观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要靠政治体制的改进来支持。

  从1992年确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算起,已过了20个年头。回顾这个风风雨雨、起起伏伏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我深深感到,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政治体制改进的支持和推动。

  中国经济时报:政治体制改革如何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李晓西:政治体制改进中,至少有三方面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系紧密。

  一是干部制度问题。在落实“三个代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方面,我们看到干部队伍中存在很多不适应的问题。比如,由于干部提拔中上级机关的作用很大,因此,干部队伍中“对上负责重于对下负责”是普遍的现象,有些地方甚至不以对下负责来考核干部。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正确的执政为民的建设方针和经济政策,落实中就会变味。比如,国债资金,交给那些不对下负责且充满私欲的干部去使用,就肯定出经济案件,造成“豆腐渣工程”。再比如,不少地方的政府与民争利,把好项目揽在自己手中,结果脱离群众,也造成经济损失。可以说,完善的干部制度,是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

  二是依法行政问题。真正认清并摆正行政与司法的关系不容易。比如,《公路法》规定交通部主管全国国道的规划,其他的建设、养护都是按属地,在地方。但在现实中,有些中央一级管理部门把乡级公路建设列入国家规划。这样做,事出有因,出发点也是好的,想尽快把农村与城市联起来,借此拉动内需。但为什么地方财政没有力量建乡村公路?中央级部门管全国乡村公路,效果会如何?为什么不能坚决按有关法律来做?这些都值得研究和考虑。又比如,我提个尖锐点的想法,政府领导同志发表讲话,指示工作,这是必要的、正常的。但是,政府领导人对地方经济和企业提出的要求,其讲话具有什么样的法律意义,其与法规的关系,似乎也应有个界定,这样才有利于企业把握在什么角度上执行有关讲话,也有利于领导今后责任的区分。

  三是政府职能定位。以前,我们主要是从政府自己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政府本身对不越位、不缺位很重视,但没有上升到从整个国家管理中进行分工定位的高度。实践证明,政府职能的定位,也要靠政治体制改进和国家立法、司法和执法的明确分工,才能真正解决。比如,美国议会和政府对财政收支中各自的权限很明确,议会有一本“公式拨款”的规定,对什么情况下、给多少钱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因此,政府财政收入中大部分是按“公式拨款”支出的,少部分是机动的、财政部门可自主的。中国这方面也在改革,全国人大在审查预算和支出。但在这类国家重大事项管理中,立法应管什么,政府应管什么,如何分工,分工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弊端?似乎需要更充分的分析并形成更全面的规则。

  公共资源的市场配置与公共产品的政府责任需分工结合

  中国经济时报: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改革市场化不足,而社会改革市场化过度,经济领域比如国企改革出现的问题是由于改革不到位造成的,而社会领域比如教育、医疗、住房改革出现的问题,却是因为过度市场化的结果,您怎么评价这种观点?

  李晓西:不论什么领域的改革,都有一个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问题,在不同领域,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的定位是有区别的。我想就社会领域是否市场化过度谈点想法。

   以卫生领域改革为例。有人提出现在老百姓看不起病主要来自于市场化改革,认为不如回到政府统管卫生的体制中去。这种想法,我们非常理解,但不得不指出,这高估了财政的承受力,也忽略了卫生产品中公共品与私人用品的分类。卫生监督执法、重大疾病的控制与预防、健康教育等是公共品;计划免疫、传染病预防、地方病防治与管理、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从业人员健康教育等,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而非传染性的各类个体性疾病以及高层次的个人消费服务,应由个人承担费用,是私人消费品。因此,一方面,政府有责任为社会提供最基本的卫生和医疗服务,卫生机构有责任为重大社会性疾病的预防提供免费的服务。另一方面,医院、卫生院要有盈利目标,要有成本核算,要考虑市场需求,要根据医院与政府资源的关系和所提供产品的性质,来界定这些领域中的市场化比重。实践证明,行政包干成分太大,会影响卫生机构自我积累能力和发展后劲。但只按盈利目标来发展卫生,就会使卫生的公共类产品消失。因此,卫生资源的市场配置与卫生产品的政府责任,是需要分工结合的。把握这两方面结合的度,是一种水平、一种领导艺术,也关系到改革的成败。

  继续推进并深化市场化改革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改革开放,以市场化为导向,当前也出现了一些争议。如何评价市场化改革带来的成效?

  李晓西: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得益于市场化改革,未来仍将持续推进并深化市场化改革。尽管改革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但倒退是没出路的。温家宝总理在对“十二五”规划建议作说明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中国过去30多年的发展进步,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仍然要靠改革开放。

  中国经济时报:当前应如何来推进市场化导向的改革?

  李晓西:在如何推进市场化改革上,我的想法,就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统筹安排、稳步推进。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市场化也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统筹地、辩证地观察与推进市场化,才是更有生命力的。以人为本就是在所有改革的设计和进程中,都要为人民利益服务,要保护弱势群体,而不是为某些利益集团谋利,这是重大原则,是应贯穿在统筹安排的各方面中的。

  市场化要与工业化相结合。首先,工业化过程离不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民间投资领域不断扩展,以规范化公司以及个体业主并存的贸易主体多元化竞争格局,农村市场流通体系的迅速发展,国有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架构日趋完善,劳动力流动和工资决定的市场化程度稳步提升,都表明市场化进程与工业化发展的紧密联系。但是,我国各行业市场化程度存在不同步的问题。因此,当某些领域的市场化程度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的时候,后市场化行业就会影响到先市场化行业的发展,加大对不同行业市场化发展的综合协调力度,是我国市场化改革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难题。

  市场化要与城镇化相结合。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是相适应的。当前,更加有必要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让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加快城镇化步伐。具体而言,市场力量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形成一定冲击,推动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市场机制的逐渐完善,为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创造了多元化的投融资主体;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将提升城镇功能并优化城镇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城镇化能够促进市场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城镇化建设各个要素,如劳动力人口的安置、房地产业的开发、社会服务的完备、建设资金的筹措等,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化的推进必将进一步促进城镇在资源、人才、技术、产业、商品、信息等方面的集聚功能和带动作用,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市场化要与信息化相结合。信息化与市场化的关系非常密切。市场交换的过程,就是供需信息的交换过程。信息传输、交换和利用的效率决定着市场的效率。信息技术促使社会生产的分工进一步细化和专业化,形成巨大的信息产业。进一步,我们看到信息化有力地推进了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优化机构设置,履行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既是行政机构改革的目标,也是信息化推进的内容。信息化对市场化的影响,可以推行和实施电子政务为例证。总之,市场化成为信息化的基础与内容,信息化成为提升市场化程度的条件与手段。

(责任编辑:谢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