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本周净回笼资金逾千亿 多位央行官员暗示不加息

来源:新华网
2011年03月24日21:23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周四在央行网站上撰文称,利率工具的运用在国际收支持续顺差条件下受到制约,而未来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的状态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上述言论反映中国央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倾向于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及公开市场操作等数量型工具,而不是以利率及汇率为主的价格型工具。
  无独有偶,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本周三也表示,中国目前的负利率水平"很舒服",太高了会吸引热钱。

  央行官员:加强流动性管理 把好流动性总闸门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24日在央行网站发表文章称,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仍面临国际收支不平衡和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中央银行仍需加强流动性管理,把好流动性总闸门。

  张晓慧称

,导致流动性过剩的国际收支顺差既是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跨国外包、供应链重组加速以及国内资源禀赋竞争优势的反映,也与出口导向发展战略,以及围绕此战略长期形成的财政体制、收入分配体制、贸易体制、价格体制、汇率体制等因素有关,从更深层次看,反映了消费率偏低、储蓄率偏高的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由于结构调整有一个过程,未来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的状态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张晓慧称,随着市场自身和国家政策的调整,国际收支趋于平衡应该是大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将不断完善,利率、汇率等改革将继续推进,中国货币政策也将更有条件逐步增强以利率为核心的价格型工具的作用,从偏重数量型调控向更多运用价格型调控转变。

  文章指出,近年来,央行在公开市场对冲操作、发挥存款准备金工具深度冻结流动、引入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发挥利率杠杆调控作用、开展窗口指导、运用再贷款和再贴现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等货币政策方面,对货币信贷进行了合理调控,维护了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稳定。 (新华社)

  3月期央票发行利率持平于2.7944% 本周公开市场净回笼1030亿元

  中 国人民银行3月24日完成发行470亿元3月期央票,参考收益率连续第三周持平于2.7944%水平。

  同日,央行还进行了300亿元91天正回购操作,较上周减少300亿,中标利率持平于2.8%。

  该结果与今日早间第一财经从交易员处获知消息吻合。

  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1090亿元,本周二,央行已发行500亿元1年期央票和850亿28天正回购,据此计算,本周公开市场净回笼1030亿元,连续第三周保持净回笼。

  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高峰和外汇占款高启的双重压力下,央行面临回购流动性压力,3月中旬,3月期央票和1年期央票分别一次性上调16个BP和20个BP,受此带动,两类央票发行规模大幅增加,同时,央行也加大28天和91天正回购操作力度,一改此前连续17周净投放格局,连续两周实现净回笼,净回笼规模大590亿元。

  在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的同时,也"习惯性"的使用存款准备金工具,央行18日公告称,从3月25日起,上调存准率0.5个百分点,这是年内第三次上调,预计冻结银行资金约3600亿元。

  上海佰诚投资咨询分析师蔡还认为:"尽管明日为存款准备金缴款日,央行也没有大幅收缩央票发行规模,3月份光靠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已能对冲流动性,但央行仍"习惯性"的提高准备金,也说明了央行回收流动性的迫切性。"

  他认为,最核心的问题仍是通胀问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2月CPI新涨价因素甚至高于1月。而导火索可能是近期外汇占款增加较多,迫使央行不顾及国外因素,继续加大资金回笼力度。

  中金公司发布研报称,在过去4年中,央行在同一月内同时实现公开市场资金净回笼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月份仅出现过两次,分别是2008年3月和2010年1月,而这两个月A股市场均出现了下跌。

  资金市场方面,虽然明日是存款准备金缴款日,本周又再次实现净回笼,但资金市场利率不升反降,昨天,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连续第二个交易日下滑,其中隔夜回购加权利率回落了1.66个基点至1.8992%,7天回购加权利率下跌11.50个基点至2.7133%。

  蔡还认为,这说明当前资金面非常充裕,估计可能是供给方面近期外汇占款增加较多,需求方面A股近期没有大盘股融资有关。

  二级市场方面,当前3月央票市场利率保持在2.80%一线,与发行定价基本一致。

  交易员表示,在发行利率倒挂问题解决后,各期限央票需求状况都有明显好转。"然而,目前银行间3个月拆借利率高达4.2654%,3个月央票的比价效应并不明显,这可能导致央票发行量欲进一步放大的难度较大。"

  中金公司也认为,央行本周继续实现净回笼,加之季末银行信贷额度提前耗尽,3月末资金面开始趋紧的局面很可能再度出现。

  而对于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高于1年期贷款利率是否为加息信号,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刚刚提上时,不会加息。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应该到加息的窗口了。"当期一年期央票市场利率也已高达3.2%以上,超过3%。预计4月货币政策工具会交替运用,4月中下旬将会有一次加息。

  交通银行预计,基准利率年内还可能上调1-2次、每次0.25个百分点。下一次加息的时间窗口有可能出现在二季度物价涨幅较高时点的前期。

  对于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3月24日刊登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张晓慧的署名文章称,中央银行仍需加强流动性管理,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中国货币政策也将更有条件逐步增强以利率为核心的价格型工具的作用,从偏重数量型调控向更多运用价格型调控转变。(一财网)

(责任编辑:王洪宁)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