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纠结新三板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蔡宗琦
2011年04月20日06:07

   新三板要扩容了,上还是不上?

   在接待几拨创投及券商人士后,亿房网总经理李大钢对挂牌新三板反而犹豫起来。

   上世纪90年代,李大钢创建亿房网。现在亿房网已成为武汉最大的房地产门户网站,每年盈利数百万元。在武汉扎根后,李大钢正着手向湖北省二三线城市及重庆扩张,准备扩充网站线下的近百家实体网点,这些都需要资金支持。(下转A06版)

   (上接A01版)“我们很早就是‘光谷’园区入驻企业,很早就知道新三板。”李大钢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以前不知道挂牌要花多少成本,而且企业流动资金一直比较充裕,如果缺钱还可向创投融资,所以对新三板不是太动心。

   跟李大钢一样,早就知道新三板但未下决心的企业不少。北方一家生物制药企业负责人表示,再过几年,公司或许有资格上创业板。如果此时争取上新三板,是否会重复支出成本?另外,挂牌标准是否与创业板或中小板规则冲突,是否会影响未来到创业板或中小板上市?这些都要仔细考虑。

   希望在新三板推出前获得股权资源的一些创投企业,则在极力游说园区企业。“我们今年专门推出新三板基金,现在募资基本到位,正在全国寻找项目。”江苏某创投企业项目经理说,未来新三板将推出做市商制度,届时股价主动权将不再掌握在挂牌企业手中。“做市商只关注客户入场成交,不关心客户输赢。”担任做市商的券商很可能从自身利益出发,为了成交量和价差而压低股价,牺牲企业估值。如果企业不挂牌,直接和创投谈判,定价主动权会更多一些。“我们建议企业,先接受创投,待新三板扩容明确后,再挂牌不迟。”

   李大钢也听到此类观点。最近主动和亿房网接触的创投企业和券商不少,他们围绕上还是不上、先融资还是先挂牌等问题与亿房网轮番沟通。

   券商与创投的观点完全不同。在券商来看,挂牌后企业融资便利,股权流动性增强,这是创投融资难以比拟的优势。登陆新三板后,企业估值将较创投的出价更合适。有券商人士认为,“企业不在新三板挂牌,创投企业就没有退出渠道,他们此时突击寻找新三板预备企业,最终还是瞄准新三板的优势。尽管有做市商制度,挂牌后企业的股价必然会有一个上升空间,否则创投企业哪儿有盈利空间可言?”

   “创投来谈合作,我们给出10%的股权、500万美元的价格,市盈率在30倍左右。”李大钢介绍,对这一报价,有创投表示可以接受,并建议亿房网先融资再考虑上新三板。

   至于挂牌成本,除了企业股改所致的成本外,券商人士预计各类补助资金足以覆盖挂牌成本。目前,拟挂牌新三板企业需向券商支付50万元至100万元,向会计师事务所及律师事务所支付20万元至30万元。为鼓励当地企业筹备挂牌新三板,眼下各大园区和当地政府开出高达150万元的补贴政策。

   对于创投和券商的不同观点,李大钢认为,“在房地产行业,总说没有卖不掉的房子,只有卖不出的价格,这个道理在其他行业同样适用。”不管是接受创投的融资,还是在新三板挂牌,关键是要能获得合理估值。“只要给的价格合适,先后顺序并不重要。”

   于是,李大钢决定在与创投企业沟通的同时,筹划挂牌新三板。在他看来,下决心上新三板,最主要的推动因素是挂牌前必须进行股改等程序,这将促使亿房网资本结构、公司治理等进一步规范。此外,挂牌新三板,还有利于提升企业品牌形象。

(责任编辑:王博)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