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动态

国际板渐近 上海券商合资风起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彭洁云 谢潞锦
2011年04月29日02:24

  ●花旗银行与东方证券成立合资投行成定局

  ●摩根士丹利与华鑫证券的合资公司今年6月将正式成立

  ●某外资大行正与沪上某大型券商洽谈合资事宜

  从去年以来,合资券商设立掀起一股新浪潮,而身处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券商们也开始奋起直追,意欲分得一杯羹。

  《第一财经日报》曾于今年2月独家披露,花旗银行的券商合资伙伴锁定东方证券。据本报最新获悉,东方证券上周在无锡召开会议,已将与花旗银行合作成立券商列入审议议程,又一家合资投行落子几成定局。

  而华鑫证券一位内部人士表示,国际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和华鑫证券继去年年底获得证监会核准批复,获得合资券商牌照后,今年6月合资公司将正式成立。另有消息人士透露,某外资大行正与沪上某大型券商洽谈合资事宜。

  上海尚缺大投行 监管层积极推进

  “上海金融办等相关部门的积极推动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沪上一家券商的高管表示,在上海推进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即将设立上证所国际板的大背景下,上海却还缺乏数一数二的大券商,能够在国际板项目承揽运作上具有足够实力,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相匹配。

  一位投行人士表示,中金、中信等具有大项目垄断实力的券商都已纷纷成立国际板工作小组,且已与不少世界500强企业和红筹回归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国际板项目储备丰富,而上海的几家昔日大佬券商迟迟没有动静。

  上述人士表示,与具有实力的外资投行设立合资券商或是个比较好的突破口。首先是拥有先进的国际操作经验,另外还有境外的顾客资源等优势,这是一些本土券商没有的。届时上海的合资券商或将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国际板可能对于上海券商来说,能打个翻身仗。

  早在2009年5月,上海市政府公布的“两个中心”实施意见中就明确指出,支持设在上海的合资证券公司、合资基金公司率先扩大开放范围。在已有的合资证券公司开展A股经纪、投资咨询试点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扩大上海合资证券公司试点的数量,扩展业务范围。

  而据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透露,上海金融办在2011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支持设在上海的合资证券公司率先扩大开放范围。

  合资券商之困 控制权博弈

  去年年末,华英证券、第一创业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华鑫三家合资券商相继获批,是自合资券商成立开闸以来,证监会发放合资券商批文最多的一个年份。在去年合资投行承销收入下降的背景下,成立合资证券公司主要就是着眼于未来可能推出的国际板业务。

  历数已渐成熟的合资券商,几家欢喜几家愁,中外双方控制权的博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比较典型的案例是上海证券和日本大和证券成立的海际大和。

  2004年11月,海际大和正式挂牌运营,2005年和2006年在承销上都交了白卷,直到2007年获得一单债券承销才勉强“破题”,在2010年终于获得首单IPO。

  海际大和也曾因为控制权的争夺闹出过“离婚”风波,并导致公司连年亏损。在公司中资股东上海证券去年末的一次媒体见面会上,谈到合资券商的问题,上海证券一位高层难掩尴尬和担忧,他表示,双方仍没有明确形成撤资或解散的意向,对于公司的经营前景并不持乐观态度。从其阐述的业务发展情况来看,投行业务也并非上海证券近阶段的发展重点。

  对此,有投行人士分析,上海证券本身实力偏弱,大和证券也不在一流投行之列,这样的组合无法达成共赢,而与国际比较知名的投行合作,是中小券商未来生存和冲击国际板的重要途径。

  “虽说目前合资券商基本都由中方控股,但在实际运营中,一部分外方股东自然不甘于久屈于财务投资者的角色,而是谋求在管理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也希冀一旦政策松动,能够扩大持股比例,突破33%的红线。”

  据华鑫证券内部人士透露,摩根士丹利在正在筹备的合资券商中处于较为强势的地位,对原华鑫证券投行部人员一律换血,重新招兵买马。

  “从一定意义上说,对于已经上市或者即将上市的证券公司来说,将旗下资产进行合资,这也许并非好事。”华南地区某中型证券公司投行部门负责人向本报坦承,他所在的证券公司此前已经和一家重量级海外金融机构磋商合资投行部门和直投部门,后来出于多方因素和权衡,该合资事宜“搁浅”。

  “如果未来投行业务是证券公司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作为本土券商,他们会将现成的‘蛋糕’拱手相让吗?”他反问道。

  其实,对于一些券商的股东方来说,他们权衡的利弊可能更多。某家合资性质的金融公司负责人向本报表示,作为大股东,他们考虑最多的是未来合资公司的中方地位以及话语权。

  “金融行业往往带有很强烈的本土化色彩,且是一个轻资产、重人力的行业。”这位负责人根据他公司的合资经验称,如果在合资过程中,公司中外股东博弈过于激烈,将不利于合资公司未来发展,也不利于经营团队的稳定,而这种局面的发生,直接会导致公司内部股东分歧,进而影响新公司的长期发展。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坦言,一旦本土券商投行部门引入高质量的外方股东,对于公司的治理结构、技术运用以及未来业务开展和布局,都有着极深远的意义。“在‘国际板’深受业内关注的背景气氛下,这些合资公司中的外方股东也许能为新公司带来丰富的项目资源以及潜在利润增长点,这或许是本土券商最终选择与外方实力机构携手的出发点。”某券商大股东单位负责人如此认为。

(责任编辑:王博)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