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金融机构

券商成长性考察:中信平安增长成色 国君英雄迟暮

来源:理财周报 作者:朱昌斌
2011年05月03日06:15

  受金融危机影响,几乎所有券商在2008年都遭遇“寒冬”,业绩降到低点。随后几年券商们纷纷走上二次起航的道路。

  虽然说条条道路通罗马,但各家券商在危机后追求增长的方式各有不同,大券商有大券商的路子,小券商有小券商的模式。当然,收入、利润比别人增长更快

才是王道。

  2008年至2010年,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高的券商基本上都是由于2008年业绩数据基数低,排名靠前未免有些“胜之不武”。

  相较之下,中信、平安等有自身模式的优质券商净利润增长率则显得成色更足。

  而国泰君安由于经纪业务不给力,投行业务跟不上等原因,竟成为过去三年唯一一家不进反退的大券商,照此下去,未来发展令人担忧。

  小券商净利增长最快,山西证券上市后“不差钱”

  从2008年至2010年净利润增长率排名来看,靠前席位基本上被2008年经营惨淡,业绩临亏的券商占据。

  金元证券以高达549.20%复合增长率拔得头筹,公司2008年仅实现净利润218.34万元,如此高增长并不出乎意料。

  紧随金元证券后的是国都、东海、万联、东莞、国联、长江承销、恒泰、银泰、上海证券等,由于这些券商2008年业绩数据基数低,2008年至2010年复合增长率都在100%以上。

  净资本是券商开展业务的基础,如果净资本无法达标,不少业务的开展都将受限。2008年至2010年净资本增长最快的三家券商分别为山西、华宝以及西南证券,复合增长率都在60%以上。

  山西证券是山西省内唯一一家综合类证券公司,在过去三年里,由于成功上市,净资本发生了质的变化。

  山西证券上市并非一帆风顺,好在好事多磨,终于在2010年11月15日成功上市。公司以7.8元/股的发行价发行股票39980万股。

  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之后全部用于补充本公司资本金,山西证券净资本由2009年的17.48亿元,跃升至2010年的48.04亿元。

  中信模式:大券商均衡发展各项业务

  金融危机期间,大型证券公司经营环境明显好于中小型券商,而且相较之下有更好的抗风险能力。然而倾巢之下,难有完卵,危机来临时,大型券商也难以幸免,都遭到巨大冲击。

  在经济环境、交易环境处于低谷的阶段,大券商更加倾向于均衡发展各项业务来度过“冬天”,并且加强对各业务的风险控制,防止业绩出现大的波动。中信证券便是其中的代表。

  作为国内最大券商,中信证券在2008年同样没有逃过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全年实现净利润73.05亿元,同比下降41.04%。

  中信证券在保持卖方业务领先优势的同时,全面布局买方业务,先后对华夏基金和中信基金进行投资,巩固了公司在基金管理领域的领先地位。

  另外随着投行大项目资源逐渐稀缺,中信投行在平安、国信等券商的追赶下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中信开始在直投业务上谋求突破。

  2010年中信证券股票承销家数已经下降到第四名,而平安、国信和华泰证券则后来居上。虽然有农业银行IPO撑场面,中信勉强保住2010年股票主承销金额第二名的位置,但仍比2009年下降了一个名次。

  中信证券投行业务遇到瓶颈,庆幸的是中信证券子公司金石投资与投行部门的完美配合,通过“保荐+直投”,中信证券开辟了新的盈利途径。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0年7月份,共有29家证券公司获得直投资格,全部直投公司注册资本总额约180亿元,已投资40亿元左右。其中仅中信证券旗下金石投资一家就占到24亿多元,其注册资本到位之后更是高达52亿元,居所有券商直投之首。从2007年净利润121万元,到2008年净利润11057万元,再到2009年12934万元,金石投资盈利能力逐渐显现。

  在各项业务均衡发展下,中信证券2008年后逐渐走出低谷。2010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7.95亿元,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5.90%,113.13亿元的净利与2007年业绩高点相差无几。

  并不是每家券商都有中信证券的规模和资本实力,因此并不是所有券商都要仿照中信证券的发展模式。

  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的路,才更容易脱颖而出。平安、国信、招商等券商便是通过投行在小项目上的强势表现,维持着过去几年的快速成长。

  平安模式:小项目带来大财富

  券商自营、融资融券等业务对资本要求较高,券商短期内要确立优势并不容易。平安、国信、招商和广发证券过去几年另辟蹊径,并成功在投行业务上取得很大突破。

  2009年7月份IPO重启以来,新股如泄闸洪水般来势汹汹。一年多的时间里,约完成了之前近20年IPO公司数量的1/4多。而面对这场平安、国信、招商无疑是最大赢家。

  仅2010年平安证券便承销35家IPO,实现保荐承销费用17.56亿元,无论是承销费数量还是费用都取代了中信成为霸主。

  平安、国信等一年多来投行业绩突出和它们之前的定位是分不开的。由于大项目IPO没有竞争优势,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小项目上,并为之储备了大量投行人才。IPO重启后,这几家项目储备、人才数量方面都走在前列。

  平安的爆发一方面是由于公司对于小项目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公司遇到很好的历史机遇和环境。

  “创业板的开放以及中小板的上市企业增多,多少会给位于深圳的平安等券商带来好处,有些外地的拟上中小板或者创业板的公司还是希望能找到一家深圳的券商为其上市服务”,东莞证券券商行业研究员宁宇曾向理财周报记者如此分析。

  与平安类似的还有国信、招商、华泰证券,2010年在IPO承销数量上占据前四名。

  正是由于投行业务在IPO项目承销上的井喷,这家券商过去几年成长得非常快,一跃成为新兴券商的代表。

  2010年平安证券实现营业收入38.45亿元,净利润15.93亿元,2008年至2010年复合增长率分别高达61.69%、70.18%。与此对应的是,平安证券净资本增长率只有11.69%,公司快速增长并非依靠净资本的提升。

  招商证券虽然净利润还没有回到2007年水平,但是过去三年增长仍算是令人满意。在净资本年降11.55%的情况下,实现净利润年增23.69%的成绩。

  几家欢喜几家愁,有快速成长的券商,也有不断退步的券商。金融危机影响渐散去,业绩不升反降的券商压力很大。

  大券商只有国泰君安下滑

  2008年至2010年,净利润不升反降呈现负增长的券商一共有16家。降幅最大的前三家券商分别为厦门证券、高华证券、中山证券,2008年至2009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3.64%、-42.22%、-39.72%。

  其中高华、中山证券2009年业绩表现得都很好,但2010年遭遇滑铁卢。

  高华证券2009年实现净利润2.24亿元,同比增长近30%,但是2010年净利润急速下挫到0.58亿元,锐减74.11%。

  中山证券2009年净利润2.23亿元,比2008年暴增291.23%,但同时2010年净利润仅有0.20亿元,锐减91.03%。

  除了这些小券商下滑外,老牌券商国泰君安也不幸落入跌幅榜前十名行列。

  2008年至2010年国泰君安净利润分别为62.00亿元、63.16亿元以及40.76亿元,三年过去,净利润下降21.24亿元,年跌幅18.92%。

  看着其他一线券商这几年“风生水起”,这两年的业绩显然让国泰君安脸上无光,但是如果分析它这两年的经营过程,会发现国泰君安业绩下滑并非无迹可寻。

  券商这两年的创新业务不断,但是仍改变不了经纪业务在所有业务中的核心地位,至少从目前来看依然如此。

  作为老牌券商,国泰君安一直以经纪业务为傲,其经纪收入多年来基本上排名在前三位。但就是在这个强项上,2010年国泰君安表现得也不尽人意。

  过去几年券商佣金战愈演愈烈,国泰君安却在这场战中显得力不从心。而在上市的华泰和广发证券面前,公司经纪业务尤为乏力。

  2010年国泰君安经纪业务市场份额出现大跳水,净收入52.41亿元,已经被华泰和广发双双超过,和中信、银河证券差距越拉越大。

  目前新增客户实行的是较低的佣金率,2009年以前开户的存量客户佣金率仍然较高,增量客户的低佣金率将逐渐向存量客户传导。国泰君安有着庞大的客户存量,随着部分券商收费标准的公示,低佣金率向存量客户传导的速度将会更快,面临存量客户流失的压力。

  除了经纪业务,国泰君安投行业务也显得步履沉重。近两年IPO井喷,券商投行业务中英雄辈出,国泰君安却似乎只有“干瞪眼”的份。

  2010年国泰君安承销IPO数量只有3家,在所有券商中仅排名第27位,保荐承销费用也仅有1.67亿元,不到平安的十分之一。

  国泰君安的衰弱,不得不让人感叹英雄迟暮。

(责任编辑:谢伟)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