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成“高危”
新股到底怎么了“三高”(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超募资金)痼疾是新股频频破发的主因。去年还是稳赢的“打新”为何会沦为高危?众所周知,“三高”是很多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通病,现在这种通病甚至感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染到主板发行的公司,一方面是大量中小企业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境,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又把大量超募资金存进银行吃利息。过高的市盈率发行透支了公司未来发展的潜力,高额的超募资金不但浪费了社会资源,也让突然“捡到钱”的上市公司无所适从,新股动辄50倍、60倍甚至超过100倍的发行市盈率,有人称之为市场化,也有人认为新股破发正常。殊不知,在成熟的市场中,哪有平均超过50倍市盈率的IPO市场呢?
询价不合理也是破发原因之一。机构投资人本身就是询价制度的直接受益者,扣除大股东以外的流通市值中,机构持有的份额不会超过30%,散户持有还是占有绝大多数,但不幸的是,这个持有绝大部分自由交易股票的群体却被排除在询价机制之外。机构还有特权透支多倍按保证金方式申购新股,散户却只能老老实实用全部自有资金按一比一的比例申购新股,同样的中签率,盈利的话机构的收益往往是个人投资者的好几倍。所以在打新这个问题上,发行机构和询价机构的利益高度统一,并且能迅速达成一致,广大散户只是一个只掏钱,却没有发言权的“被遗忘一族”,这合理吗?
破发凸显制度缺陷新股发行制度带给市场的风险是系统性的。一是在新股上市所带来的巨大利益的诱惑下,发行人对公司的包装与造假。而作为保荐机构来说,由于利益上与发行人一致,因此二者常常沆瀣一气,共同损害公众投资者利益。二是新股发审环节把关不严,让一些包装上市公司成功上市。而且在成功上市之后,即便东窗事发,现行的政策法规也没有令其退市的规定,这又进一步增加了发行人造假上市的冲动。三是在新股询价环节以及定价过程中,发行人与保荐机构只有利益而没有责任;其他询价机构也不必为自己的高报价买单,进而导致人情报价、胡乱报价流行;相反报低价者则失去配售资格。这样的询价必然造就高发行价的诞生,新股发行因此沦为了“三高”发行。这种发行制度的弊端显然不是通过破发就能改变的,破发只是陡增投资者的损失而已。
新股发行改革迫在眉睫网下一些询价机构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够从投资的角度和对市场负责的态度充分理性地参与询价报价,而部分承销商给出的所谓“合理”估值更是非理性地普遍高于询价机构给出的本已经就不靠谱的部分加权询价。此两者一推一拔形成合力造就了过高的发行价,而过高的发行价则被“非理性”的二级市场所拒绝接受。这是当前新股上市首日即大量破发的内在主要原因。如果不对现行的新股发行制度做进一步的改革,任凭所谓的投资者的自身成熟和市场的自发调节而实现发行价的一二级市场的自然合理对接,让市场去深刻的教育投资者,那么必然是发行人和承销商等部分强势利益集团对处于弱势中的中小投资者的一次次无情的掠夺。
还要不要打新 破发并非坏事新股大批量破发,从表面看是坏事,实则是好事,由于开盘价低于发行价,后市暴跌的空间被压缩(看看历史数据则知,上市后暴跌50%或以上的,均为开盘价远高于发行价的品种),这样对于市场的保护更佳。中长线看,给了二级市场更大的发展空间。破发率越高越好,一来可以让新股发行速度减慢,二来可以压缩一级半市场(打新)的利润,三来可以让市场具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这为后期的中长线行情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继续打新是蠢才随着中国股市大扩容,新股不败的神话早已破灭。因此,可以说,目前最愚蠢的行为就是打新。首先,在今后较长时间内,新股破发必成常态。由于中国股市是不折不扣的圈钱市。几年前每周仅发1只新股,且对新股发行市盈率有限制,因此打新必赚那是无可非议的事。而现在每周要发行7-10只新股,在新股泛滥的背景下,破发也是不可非议的事。据统计,今年以来发行的107只新股中,首日破发的有33只,而截至本周收盘,还有53只新股收盘价仍在发行价之下。这表明,打新亏损的概率越来越大。其次,目前新股发行市盈率普遍在60倍以上,甚至上百倍,而二级市场中20倍乃至10倍以下市盈率的个股比比皆是,且其中不少为小盘成长股。
谨慎打新仍可获利从今年3月开始,新股出现了大量的破发,我曾经认真考虑过是否还要打新股,依据行为分析的结果,还是决定坚持打新,毕竟,股市的风险是摆在那里,我一直认为调整就在眼前,在这种情况下,新股相对来说安全得多。这两个月,我操作趋于谨慎,只打中三只新股:
科斯伍德、
海伦哲、
森远股份。结果比较有意思:这几只都是同一批新股中中签率最低的,又都是上市当天同一批新股中涨幅最大的,更重要的,都是当天唯一的可盈利的新股,同时上市的新股全部破发。而由于我总是坚持当天一定要抛出的铁律,全部实现了盈利。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