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 > 国际财经 > 全球经济

联合国气候大会:德班求解“老难题”

2011年11月29日01:32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陈勇 于大
  2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将在南非海滨城市德班开幕。每年一度的联合国气候变化高级别谈判多少已成“例行公事”,但是今年的德班大会却具有特殊意义,引起国际社会关注。

  原因在于,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即将于明年到期,是否会有第二承诺期,甚至《议定书》本身何去何从,都是悬念。正如《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菲格雷斯所说:德班会议是在“与时间赛跑”。

  实际上,围绕《议定书》的气候变化谈判已延续多年,始终曲折前行。

  2007年12月的巴厘岛气候大会上,为应对美国退出《议定书》后的局面,各方达成“巴厘路线图”,确定所谓“双轨”谈判机制,即《议定书》缔约方继续履行义务,而美国和发展中国家一起,在《公约》框架下采取进一步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同时设定了两年的谈判期限。

  两年过去,在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双轨”谈判并未能如期完成,但是会议授权继续“巴厘路线图”谈判进程。会议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还明确要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额外的资金支持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第一步是在2012年前提供300亿美元的快速启动资金,此后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

  2010年的坎昆会议,是在《哥本哈根协议》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的一步。会议达成的《坎昆协议》为全球迄今最大规模的共同减排行动奠定了基础,所有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均在《公约》框架下提出了减缓目标,并正式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作为长期目标。此外,还重申了《哥本哈根协议》所确定的资金要求,并明确成立“绿色发展基金”以支持发展中国家。

  坎昆会议被广泛认为是以灵活、务实精神求得最大共识的一次会议,由于会前期望不高,更凸显了成果不小,跌宕曲折的气候变化谈判从此“柳暗花明”。菲格雷斯认为,坎昆的最大成就在于,使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谈判进程恢复了信心。

  从巴厘岛到坎昆,气候变化谈判不无进展。然而人们注意到,历次谈判都是在“边缘”取得共识,两个核心难题却始终难以突破:一是发达国家在《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减排指标;二是发达国家兑现承诺,在资金、技术方面切实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面临两大难题,德班气候大会能否在坎昆成果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人们不难发现,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博弈中,发达国家仍是成败的关键。然而,一些发达国家会前的表态,令国际社会难以乐观。
(责任编辑:王洪宁)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