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投行绑架发行人:283个IPO募资滑41%

2012年01月16日08:02
来源:理财周报

  投行绑架发行人:283个IPO募资滑41%承销费率升34%,投行贪婪

  理财周报记者 谭婷 王薇薇/文

  寒冬肃杀。发行市场酝酿火山爆发——

  首日破发率高企:2010年为7.76%,2011年达28.32%;

  发行市盈率急速回落:剔除主板公司,2010年新股平均市盈率60.56

倍,2011年47.55倍,降21.45%;

  融资额大幅减少:2010年4883亿元,2011年仅2862亿元,缩减41%。

  但,券商投行承销费率在攀升。剔除主板公司,2010年,新股平均承销费率4.91%,2011年6.57%,涨33.81%。

  背离的背后,隐藏着很多个事关利益的贪婪故事。

  发行“稳态三角”摇晃,导火索是PE下坠

  再如何丰茂的草原,也经不起羊群的一遍遍蹂躏;再如何流动性溢价的股市,也经不起贪婪者的一次次榨取。

  随着二级市场的逐步探底,新股发行由卖方转向买方,一些暗藏的、光怪陆离的隐性交易渐次曝光。从彼时发行人“多高也不卖”豪言壮语,到如今越来越多询价机构明哲保身、拒绝打新,一级市场正发生深刻变化。

  投行绑架了发行人,询价机构算计了投行,发行人跪求询价机构——发行人、券商投行与询价机构的“稳态三角”,在股指2200点位置猛烈摇晃,几近解体。

  回首2010年,IPO发行达到顶峰。共募集4883亿,创历史新高。发行市盈率不断增高,有9只新股破百。剔除主板,2010年新股市盈率60.56倍。其中,12月最高,达76.27倍。

  对比2011年,1月31只新股上市,4只市盈率破百,新研股份150倍问鼎A股,当月平均市盈率达74.69倍。怎料,竟有16只上首日便破发,掀起新股破发潮。随后,2月开始,新股市盈率开始小幅回落,但到4月,依然保持在50倍以上。5月是拐点,当月回落至38.47倍,直至12月一直在30倍-45倍区间徘徊。其中6月最低,仅27.62倍。

  小项目发行PE与承销费率“背离”最大

  发行市盈率猛降,有人认为是新股频破发倒逼所致,也有人认为是股市不好。对此,一南方私募投资总监表示,“由于资金面短缺、大小非减持、新股发行、旧股再融资等,市场难以为继,这时政府如果认为市场化不够,继续增加股票供应,出现估值水平下移是必然的。”

  市盈率下降,发行人融资额大“瘦身”。2011年IPO共募集2862亿元,同比缩水41%。但券商投行的承销费率却没有因此而下降,反在攀升。

  同花顺数据统计,剔除主板,2011年IPO项目平均承销费率为6.57%,较2010年(4.91%)增长33.81%。此外,去年共14个IPO项目承销费率破10%,而2010年仅2家。

  理财周报以月为单位,分别统计了各板块2010年至2012年新股平均市盈率和平均承销费率(如图)。我们发现,创业板和中小板的这种背离在2011年达到了高潮。

  创业板项目,去年6月背离达到最大,当月平均市盈率回落至29.63倍,较5月下降49.47%,而平均承销费率则攀至8.66%,较5月上升33%。

  中小板项目,在去年10月两者出现最大背离,当月平均市盈率回落至25.86倍,较9月下降33.64%,而平均承销费率达到8.24%,较9月上升52.88%。

  一家小规模券商总裁对此表示,投行与发行人在上报材料前,签署保荐协议时才会最后确定费率,“要综合考虑募集需要、预计募集额、二级市场情况以及投行隐性成本等。当然,也要看企业老板自己,是算大账还是小账。”

  齐鲁13%费率承销,龙生股份反差募4800万

  保代即销售,只不过他们卖的是公司,承销费率的高低,要看投行的议价能力。

  “现在看到的费率攀高与市场没太大关系。一是因为2010年发行火爆,大家签合同定的比例较高,而现在募集资金少了,比例就显得高了。”华东一券商投行人士分析。

  不同板块,投行收费标准不一样。在2010至2011年,创业板项目上,东吴平均承销费率9.9%最高,而华林3.15%最低。单个项目来看,华泰保荐的中电环保最高,达13.31%,最低则是华林保荐的新大新材,仅1.58%。只不过前者是在发行火热的去年1月,而后者是在市场低迷的6月。

  中小板项目上,国海平均费率最高,为8.55%,华融2.39%最低。其中,齐鲁保荐的龙生股份最高,费率13.58%(但龙生股份最终仍差募4800万元),而广发保荐的杰瑞股份最低,仅1.43%。

  主板项目上,东吴平均费率6.6%最高,中金公司2.48%最低。其中,平安保荐的鹿港科技7.51%最高,海通保荐的华泰证券最低,仅0.83%。

  “投行谈承销费率会考虑工作量、项目难度、市场收费水平等因素。”上述华东投行人士透露。“一般保荐费是一口价定的。承销费一般也有个最低数,按照融资额区间的不同确定比例。融资额越高,承销费率就越高。”

  “鸭子吃什么,由它自己说了算”

  从承销费率看,投行于公司的议价能力在上升;另一面,PE回落,投行作为卖方,于买方的定价优势看似又在失去。

  定价权握谁手里?这是个买卖双方争执不下的问题。

  上述投行人士认为,定价权一直在买方手上。他说,“投行只是展现和询价。报价机构若少了,发行就无法完成。”

  按照新股发行流程,一般先由投行带着公司对买方机构进行拜访,网下路演时,机构可参照投行给出的询价区间,也可自行研究估值后报价。当然,若有买方机构不看好该新股,也可不捧场。

  不过,投行给的询价区间对买方机构影响力不容小觑。一券商自营业务负责人曾告诉记者,“很多机构估值比承销商给的估值下限低,认为报价没意义,便选择不报价。”

  上述私募人士表示,此前资金囤积在一级市场打新股,是为了套取无风险收益。现在市场压力继续加大,新股上市不断破发,导致部分资金出现明显的撤离。“新股发行开始出现问题时,这个定价权才会真正开始向买方转移。”

  2011年,破发噩梦一直延续。今年截至目前上市的7只新股中,4只首日便跌破发行价,其中东兴证券保荐的加加食品更创下-26.33%的跌幅。上述私募人士认为,新股发行问题更多是出在体制上,而不是买卖双方。

  他打了一个比方,发行市场比作鸭子,监管层就是主人,而新股犹如饲料。“主人往鸭嘴里填充拌好的饲料,只要鸭子肚皮不撑爆,鸭主人就认为鸭子可以接受,至于饲料的选择,当然是鸭主人说了算。鸭主人还认为,我选饲料是为了让鸭子长得更好,鸭子就不会乱吃而中毒。”

  但“真正市场化发行是什么?是一个充分监管的环境,至于鸭子吃什么,怎么吃?应该由鸭子自己说了算。”

(责任编辑:罗为加)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