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第二大股东短线交易的公告,引发了
格力电器(000651)众多投资者的恐慌。
据证券时报报道,12月7日,在上证指数大涨的背景下,格力电器这只逆势创出了2008年来新高的股票,却在当日开盘就暴跌超过8%,公司股票全天放巨量成交21.7亿。异常交易的背后显现出事情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显然不是二股东短线交易这么简单,实际上是不经意间曝露了二股东减持2733万股的信息,按22元/股的价格算,套现超过6亿。
“公开的说法是经销商缺钱,据我们了解,是有一些经销商年纪大了,不想做了,也有经销商不符合格力要求,于是退出格力的体系。”上海某基金公司的一位研究员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减持的真正动机 格力电器的大股东为格力集团(目前持有公司的股权比例为18.22%),此次减持后仍持有格力电器8.46%股权的二股东是由格力电器十个经销商组成的河北京海担保投资有限公司,该股东历史上多次在格力电器股票上的高抛低吸使得投资者对于此次减持的背景非常看重。
河北京海担保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8月,于2007年4月开始由格力电器十大核心区域经销商控股(重庆、河南、山东、背景、河北、浙江、江西、湖南、四川、天津),并于同月受让了珠海市国资委转让的格力电器10%的股份。当时河北京海入股的背景是,格力集团要履行在股权分置改革中为格力电器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承诺。
一般而言,这种经销商入股的模式可以提升经销商积极性,而经销商对于上市公司基本经营情况非常了解,这也使得河北京海在入股格力电器的5年多时间里,4次增持都在相对低点,此前的1次减持也正好在高点。
此次河北京海减持的时点非常精准,恰恰是在中国股市在熊市中苦苦挣扎,格力电器逆势创出新高之时。
对格力电器了如指掌的河北京海,其减持公告一出,立刻引发了市场对于格力电器未来业绩增长能力的担忧。而在上市公司的公告中,对于此次股东减持的解释是“因自身资金需要”。
此次减持过后,格力电器组织了一次电话会议。深圳一位参加了此次会议的研究员称,结合电话会议的情况,他们分析,股东减持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国资方面要求保持大股东与二股东的股权比例之间保持9.17%的差额,二是二股东内部的经销商本身就有减持动机。
2012年初,大股东格力集团由于资金原因未参与格力电器公开增发,造成持股比例下降(19.45%占比下降至18.22%),与此同时,河北京海参与了年初的公开增发,股权比例相应提高。
“国资希望两大股东能够保持一个股权差,国资只能要求大股东,可是大股东却没钱。”上述深圳研究员称。
格力电器证券部的一位负责人对此解释,减持是个人行为,之前国资要求保持股权比例差,只是对大股东格力集团有效力,影响不了二股东。
“这次套现的钱,应该只是归属于经销商中其中一两个人的。”上述上海基金公司研究员分析,但格力电器证券部人士未对记者正面回应这种说法。
该研究员了解到,二股东背后的十位经销商中,有一位年纪已经很大,不做格力电器产品经销已经两年多了,这样一来他没有了和格力电器绑定利益的动力,之前就想减持了,但是二股东是由十家股东构成,协调起来困难,所以之前其一直未能减持。
经销商变局 让投资者对于此次减持事件敏感的另一个原因是,人们担忧格力电器经销商队伍的稳定性。
据了解,随着销售规模上千亿,格力电器对经销商队伍进行微调已经是常态化事项。
中信证券资深分析师胡雅丽了解到,对于不符合渠道发展、违规经营的经销商,格力曾多次剥夺其经营权,直接将其清理出经营队伍。
但胡雅丽认为,在经销商的调整中,格力处于强势地位,原因是格力产品具备强大竞争力,而格力根据市场形势变化调整销售队伍是必然趋势。
“今年董明珠上台后,显然是想做一番事情的。董明珠是做销售起来的,对于销售网络的建设调整很看重。”上述上海基金研究员称。
据了解,近年来,格力电器陆续在各地成立盛世欣兴格力贸易有限公司,取代当地原有格力销售公司,同时引入新的经销商,加强上市公司对渠道的控制。
“业内对于格力的分歧较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领导团队变化后担忧公司的经营会发生变化。”上述基金研究员称。
而业内对于格力电器担忧的另外一点就是格力电器这几年业绩增长太多、太快,公司体量已经很大。
格力电器今年前三季度业绩超出市场预期,实现营业总收入771.6亿元,同比增长20.43%;净利润53.3亿元,同比增长41.34%。与此同时,格力电器总资产已近千亿,前三季度营收也高达765亿。
中金公司研究员何伟在分析格力电器的三季报之后,作出这样点评:格力电器是A股市场不折不扣的超预期王,自股市顶点算起,已经第六年业绩超预期。
“这两年经济不好,我看的家电行业,之前我只推荐两家公司,其中一家就是格力。”深圳某券商研究员表示,格力电器未来的业绩增长来自两大方面的支持,一是行业空间还很大,比如,农村的普及率现在才百户20台左右,“除了销售渠道很强劲外,你会发现相对于其他空调巨头,格力电器品质稳定,业绩不会波动很大。”
(《证券时报》快讯中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