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央行公布了2012年金融统计数据,12月人民币贷款只增加4543亿元,同比减少近三成,环比减少一成三,创下了三年来新低,比市场预期也低了两成还多。而12月人民币存款增加却反向而行,同比增加一成多,环比增加两倍多,占到全年新增人民币存款的14.6%。根据市场规律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正常情况下,贷款增加和存款增加有相关性。12月信贷新增本应该有良好表现,但实际情况却相反。
这种反常原因较复杂。首先,它反映出我国经济增速下滑趋势虽已得到遏制,但离完全企稳还有一段距离,内需不足仍没得到根本改观,以致企业投资仍然信心不足而慎贷。中长期贷款可以反映出企业生产投资的活跃度。2012年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总额中,中长期贷款增加额不到三成。12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减少440亿元,连续第二个月出现净减少。企业生产投资欠活跃的根本原因还是内需不足。去年11月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2%,已是连续9个月下降。在PPI不断下降的情况下,要企业提高投资积极性显然不现实。
其次,这种反常也反映出面对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产能过剩的传统产业难以激起企业投资热情,而对新兴产业的选择,企业有个理性思考和谨慎选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必然造成短期内信贷新增数量的减少。虽然去年12月信贷增量不振,但社会融资额数据并不低。社会融资中的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均创出新高,企业债券等也都处于高位。这反映了金融脱媒(指银行媒介)趋势的延续。优质企业和地方融资平台更多采用企债等融资方式,而银行贷款投向限制的房地产、高污染行业、部分政府融资等领域更多选择了信托等其他融资渠道。
信贷增量是经济晴雨表。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还不可能取代投资成为我国经济主要拉动力。信贷增长乏力,尤其是中长期信贷增量的持续缩减,将制约投资的规模和进度,从而可能导致经济再次步入下滑通道。从金融角度,解决的办法主要有两个,一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二是减息。在目前情况下,前者不是有效办法。因为信贷增长的乏力主要不是银行缺乏信贷资金,而是企业投资欲望不高导致信贷需求不强。因此,减息才是有效办法。它减少了企业资金成本,可以一定程度弥补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情况下企业利润的缩水,提高企业投资活跃度。但如果对称性减息会导致居民受害,并给通胀埋下隐患。只有加大利率市场化,实行不对称性减息,即多减贷少减存。暴利的
中国银行业多减贷少减存的空间很大。国际知名咨询公司波士顿发布的《银行业价值创造报告》显示,在中国,一笔交易银行可以轻松赚到至少300个基点(1个基点等于万分之一)的利差,而在成熟的市场上,能达到20个基点已经很不错了。高利差也使得中国银行业丧失了其向更高业务拓展的动力。(作者是广东商学院教授 林文俏)
作者:作者是广东商学院教授 林文俏来源羊城晚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