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宏观 | 金融 | 公司 | 产业 | 财经人物

货币政策宽松是缓解“双通缩”有效手段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张敬伟

  9月过去,来自“生活品”和“工业品”的价格数据并不令人乐观。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CPI同比上涨1.6%,相比上月涨幅下降0.4%,这是今年5月以来该指数首次掉头向下。反映工业品价格的PPI9月同比下降5.9%,降速与上月持平,这是该指数自2012年3月转负以来连续43个月下降。

  猪肉价格上涨导致8月份生活通胀,因为丰收季的来临,CPI增长又呈下行之势。简言之,生活、工业“双通缩”的趋势已经形成。

  9月不过如此,10月CPI、PPI的整体走势不会有大的改观。第四季度来临,稳增长进入冲刺的关键期,“双通缩”的困局决定了政策面还需释放更多的流动性最后一搏,完成7%的年度增长目标。

  前三季度,央行已经进行过4次降息、降准,其中包括两次同步的“双降”。由此,可以看出年度货币政策的宽松主调。

  从经济学的微观层面言,连续的降息、降准在于提高通胀率,或者说是矫治通缩的手段。从宏观经济的运行而言,则是为了激活低迷的需求,实现经济稳增长。

  和日欧等经济体主要以货币政策强宽松——量化宽松(QE)来刺激通胀率以求经济增长不同,中国货币政策的宽松属于多手段、多工具运用。而且,还辅以积极的财政政策、简政放权的行政能效释放以及深化改革的自贸区扩容等。

  当然,如果粗略做一区分的话,货币政策的多手段释放主要在于稳增长,财政手段及一揽子深改革举措的实施则着重于调结构。因而,对于2015年中国经济运行的规律,必须要有清晰的“二分法”思维。

  对于“双通缩”,之前就有相关机构预测9月底与10月初会有一次降准或降息。“十一”黄金周迎来一波消费高潮,央行并未降准降息,但是却提供了新的货币调节手段。即将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从鲁、粤两省试点扩大至沪、津、苏、渝等11省市,舆论更纷传7万亿元流动性释放。这意味着政策面希望以更多的金融创新手段,实现多维度的流动性释放。但来自市场的“大投资”表现出对稳增长预期的焦虑。当然,来自政策面的反馈是,中国不会有QE,更不会重蹈莽撞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覆辙。

  “双通缩”很可怕。尤其是PPI,从2012年3月迎来转负拐点之后,市场需求的疲弱之态尽显。由此导致煤炭、石油、铁矿石、有色和稀有金属等价格持续下跌。作为大宗散货的巨量消费国,中国消费需求不足,自然形成全球市场的低迷。全球市场的不景气,又反过来影响中国市场,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相互传染的通缩病症。

  由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不存在调结构任务,只需用货币政策的大幅度放水,就能缓解通缩症状。而新兴市场,尤其是巴西、南非、俄罗斯等靠资源和能源出口的国家,则因为全球市场需求不足而经济状况愈加困窘。

  但是,不管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市场,他们都将提振全球市场需求的宝押在中国身上。他们期望中国依然维持高速经济增长,以庞大的市场需求来提振萎靡不振的生产要素价格。

  然而,中国不可能再启动大规模的投资计划,消化过度投资积累的过度产能才是当务之急。因而,“双通缩”时代的中国市场,不必再苛求财政手段的大开大合,稳增长主要靠货币政策和相关创新手段的综合运用。

  因而,为了实现7%的稳增长目标,第四季度再来一次降准是可预期的。年内第5次降准的意义在于,一是对于经济下行的整体经济形势,仍在政策面把控之中;二是货币政策多轮次、有节制、多手段运用,凸显央行政策节奏的把握,也向市场证明中国的确不需要美日欧那样的QE;三是“双通缩”可以用适当的货币政策稳控风险,为来年继续调结构打好基础。

  货币政策宽松是缓解“双通缩”的有效手段。但必须指出,破解中国“双通缩”,除了内部治理,也和全球市场的景气周期密切相关。

  (作者为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business.sohu.com false 每日经济新闻 https://www.mrjjxw.com/shtml/mrjjxw/20151022/75359.shtml report 1732 张敬伟9月过去,来自“生活品”和“工业品”的价格数据并不令人乐观。国家统计局1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CPI同比上涨1.6%,相比上月涨幅下降0.4%,这是
(责任编辑:Newshoo)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