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专栏 > 最专栏

毛寿龙:权力基础的城市治理必然导致封闭

来源:搜狐财经
2011年03月10日00:56

  (专供搜狐财经稿件 请勿转载)

  以权力为基础的城市治理和以市场为基础的城市治理,在很多问题上具有截然不同的问题界定和政策选择

  中国城市权力性开放的发展,一靠国家大项目和各种投资;二靠招商引资,发展高科技和CBD服务业;三靠房地产和汽车产业;四靠会展经济。很多城市都各有各的办法。但共同的办法是:通过开发房地产和发展汽车产业,来推动GDP扩张性的经济增长。这一政策目标,推动了中国城市的迅速发展。但也带来两个问题:城市住房价格高速上升,大城市普遍堵车。

  权力开放性城市的重新封闭化

  因为房价过高,堵车严重,大城市政绩目标发生变化,住房推动,汽车推动下的GDP政绩,转变为控制房价过快增长,缓解交通拥堵为主的政绩。其结果是,因住房和汽车产业发展而推动的开放性城市,迅速走向以控制住房和汽车为特征的权力封闭性城市。

  权力封闭性城市的特征是,拥有房子和汽车因此而获得了一个政策性身份,追求拥有房子和汽车,转变为一个身份性追求,如追求驾驶执照,追求结婚,追求家庭户口,追求合格的购车和购房资格,于是整个社会分成三类人:拥有房子和汽车的人,合格可以申请和摇号的人,没有资格需要追求资格的人。自由开放的城市,成了新的身份社会。

  由于住房和汽车指标因行政控制而形成的稀缺性,使得指标本身成为无形资产。这种无形资产,使得资金和项目等市场要素的流动,因为人的身份而受到了扭曲。

  中国的城市都有喜欢带一点“首”的特性,国家有首都,省有首府,地区有首市,县有首镇(即城关镇)。因此,中国各级城市封闭性的权力结构,除了自身的单中心特点之外,还受到上级区域性政府单中心权力的结构的约束,也受到散在的大数量民众的约束。在这样的结构中,市场化的选择往往让位于上级权力和散在大数量民众的要求。其结果是向上级让步,向本地散在的民众让步,非市场化让位给高度管制,从而从权力性开放走向权力性封闭城市。

  以市场化思路分析具体城市治理问题

  以权力为基础的城市治理和以市场为基础的城市治理,在很多问题上具有截然不同的问题界定和政策选择。

  就房价高低来说,以权力为基础的城市治理,往往认为房价有一个合理的范围,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控制来指挥房价,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可以控制房价;认为住房都是居住的,为了赚钱的投资是投机行为,需要严厉打击;为了控制房价,要排斥外地人购房,并人为地把居住在城里的人分成各种身份,限制其购买房子的种类和数量。而以市场为基础的城市治理,往往认为房价反映了个人的选择。购买房子,是用于投资、出租还是自住,是个人理性选择的结果;房价高低是购买者的主观货币评价,如果认为房价高,就会改变自己的购买行为,而不是去强制改变别人的行为或者观念;不会严格区分外地人和本地人,也不会区分本地人的各种身份,更不会限制投资住房。因为只有投资更多,才可能有更低廉的房子可买或者可租。控制投资、控制购房的身份,只会行政性固化现有有房者的垄断地位,虽然控制了住房投资投机,却进一步创造并鼓励了身份投机,扭曲了住房市场。

  以市场为基础的城市治理,认为城市交通有一个自身调节的过程。自发的消费调节和供给调整,自觉自发的个人调节,更易于界定拥堵并调节拥堵。在以市场为基础的城市治理中,拥堵的定义是主观边际界定的,个人改变交通行为的才是拥堵,否则就不是拥堵。因为人们会由于拥堵而改变自己的交通行为。如果人们认为开车拥堵,他们就会选择不买车,或者买了车后不开车,转而选择其他交通工具如公交车、地铁,或者骑自行车,或者干脆选择最方便的地点买房或者居住。如果明明知道拥堵,大家却还依然买车,而且还用车,这就说明,汽车拥堵并没有达到改变人们交通行为的地步。

  以权力为基础的城市治理,认为城市交通的拥堵有一个客观指标,可以通过权力来进行调整。因此,只要城市的核心决策者觉得拥堵,政府就有权力来控制市民的交通行为。比如,决策者认为城市拥堵是因为人们买车太多,所以就开始实施限制购车的政策;认为城市拥堵是因为人们开车出行太多,就开始实施限制出行的措施,按尾号分号段限行;认为城市拥堵是由于外地车太多,于是就限制外地车进入城市。

  事实上,无论是限制购车、限制车出行还是限制外地车进入城市,市民的交通需要依然存在,这些交通需求会想方设法突破限制。比如人们被限制买车,就会设法租车、借车,现有车辆的使用频率就会提高;在外地的本地号牌车辆,会逐步流回本地,实际上增加了本地车的数量;限制出行,就会转变为打出租车,而出租车又不可能完全满足需求,就会出现“黑出租”来填补空白。更多人会设法规避限行,比如家里两台车,其中一辆车限行的那天,开另一个车跑两个地方;或者在限行的那天早出晚归,避开高峰;或者违章出行,以罚款来购买出行权。至于摇号限购,这一政策使得很多人为了取得摇号权而考驾照,并把拥有一个车牌当作无形的社会资产来进行投资。其结果反而激发了更多人的购车欲望。这些策略行为,都抵消了限制效果。如果要消除这些策略行为,还需要制定更为严格的限制措施。显然,限制饥渴症(也就是越限制,越需要进一步的限制),必将困扰城市治理,并影响城市的活力。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主任、行政管理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本文系作者《什么是以市场为基础的城市治理》一文的下半部分。)

    毛寿龙的微博

    毛寿龙的其他专栏文章

    毛寿龙:城市的本性是自由和开放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687。

(责任编辑:时平)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