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严峻的农业生态环境形势
一、严峻的农业生态环境形势
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础,农业的生态如果遭到破坏,环境如果遭到污染,不但将严重影响到我们这一代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且还将波及到子孙后代。因此,创造一个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使祖国的山川更秀美,是在新世纪我们一定要担负起的艰巨任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工程获竣,将无疑成为中华民族对全人类的一项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比较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新中国一成立,毛泽东同志针对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急需,做出了“根治海河”的决策,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动员全党下决心“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就要求全党“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他多次强调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重新整治山河,改善生产条件。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改革开放和加快经济发展的伟大进程中,极为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党的十五大召开前夕,江泽民同志在一份调研报告上批示:“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建设生态农业,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并主张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写进了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党的十五大之后,国务院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国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朱基总理签发公布,开始实施。
建国以来,以长江、黄河中上游为重点包括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在内的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展开并稳步推进。到1999年末,全国已累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3万平方公里。目前正在开展治理的县有900多个,已经完成和正在治理的小流域两万条。水土流失治理速度由刚开始治理时的每年几千平方公里发展到每年3万多平方公里,1998年、1999年,连续突破5万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以来,兴修的水土保持设施每年可减少和拦蓄泥沙15亿吨,增加蓄水能力250亿立方米,年增产粮食170亿公斤,使1000多万人口脱贫。
应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能够得到长足发展,其中加紧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功不可没。但是,客观地说,对这个成效不能估计过高,建设的成果往往被在经济发展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所抵消,甚至建设滞后于破坏。在新世纪,农业生态环境的形势还相当严峻,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仍然受到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突出表现在:
一是水土流失加剧。水土流失面积已从建国初期的约153万平方公里扩大到367万平方公里,每年仍以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水土流失的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3。水土流失面积、侵蚀强度、危害程度在局部地区仍呈加剧趋势。
二是沙化面积扩大。沙化土地分布在新、青、宁、陕、甘、蒙、冀、辽、吉、黑11个省、自治区,形成长达万里的风沙危害线,面积达168.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7.6%。近1/3的国土受到风沙威胁,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540亿元。天然林面积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大约减少了1372万公顷;草地退化面积达1.3亿公顷,占草地总面积的1/3,并且每年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历史上水草丰美的科尔沁草原,鄂尔多斯草原等,由于过牧等多种原因,载畜量下降,草原退化严重。更为严重的是,现在仍有一些草原被过度开垦。
三是湖泊水面缩小。因泥沙淤积、盲目围垦及气候干旱,全国湖泊水面比建国初期减少约140多万公顷。鄱阳、洞庭两个大湖水面比20世纪50年代初期缩小29.69万公顷,减少31.2%,不仅影响渔业生产,而且减弱调蓄洪水能力,加剧了湖区洪涝灾害。
四是土地污染严重。全国受工业“三废”污染、乡镇企业污染和受农药严重污染的耕地约占2186.7万公顷,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6%。乡镇企业“三废”的排放,给已经很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在一些地方造成植物大面积死亡,粮食绝收,已形成局部的生态“死区”。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使土地板结,理化性能变劣,降低了食品安全。全国每年有40万吨地膜废弃在农田里,形成对耕地的白色污染。土壤遭受病菌污染的程度也逐年加剧。
五是野生动植物资源减少。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使珍稀植物失去了再生的基本条件,珍稀动物失却了繁衍的基本条件,一些珍稀动植物已经灭绝,严重影响到生态平衡。我国有5%~20%的动植物种类受到恶劣生态环境的威胁,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所列的640个物种中,中国占了156个。
六是土地资源受到严重蚕食。由于工业化进程加快,城镇急剧扩大,非法设立开发区等,使本来就人均占有量很少的耕地改变了用途。据国土资源部的统计年报,1996年~1998年,在国家严格控制占用耕地的情况下,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49.33万公顷。城市在不断扩大的同时,内部却有5%的土地闲置和浪费。
七是海洋生态环境变坏。近海海域水质不断恶化,赤潮发生次数增加,面积扩大,1999年几乎所有的近海海域都发生过赤潮。围海造地和养殖的过度开发,导致我国沿海自然滩涂湿地总面积减少了近一半。非法捕捞和炸礁造成我国南部一些地区的珊瑚礁资源已濒临绝迹。
上述这七个方面的环境问题,不仅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进步,而且还会危及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把经济的发展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已成为我国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
二、生态环境恶劣对农业的破坏作用:
由于生态环境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因果关系明显,1999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后,联合国提出今后全球一律用“持续农业”一词代之以“生态农业”的提法。那么,在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恶劣给我国农业造成哪些破坏呢?首先,导致农业资源总量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主要表现在水土资源总量的减少和质量的破坏。水土流失,土地受到风蚀和水蚀,垃圾填埋占用耕地,河流改道造成耕地的坍塌,使本来就很珍贵的土地每年还在大量减少。由于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调,全国每年因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约13万公顷,因矿产资源开发累计破坏土地面积达200万公顷,目前仍以每年4万平方公里的速度递增。工业“三废”的排放,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使农业耕地发生大面积板结,理化性能变坏,有机质含量下降。中国每年污水排放量都在350亿吨左右,其中的80%不经任何处理,进入江河湖泊,也渗侵地下水,使清泓变成祸水。水土资源总量和质量的变化,将使子孙后代失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加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其次,导致自然灾害频发,降低生产产量,增加直接经济损失。由于生态环境恶劣,我国每年都有一些地区遭受暴雨、洪涝、台风、风暴潮、干旱、冰雹等自然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农作物、森林、草原等病、鼠害、火灾等。据有关部门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每年耕地受灾面积都在1666.67万公顷以上,受灾严重的1998年达2000万公顷,灾区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4,倒塌房屋30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500~600亿元。据专家预测,在短期内,中国自然灾害频率加快,受灾、成灾面积不断扩大的趋势不会发生逆转。再次,降低农产品质量,破坏仪器安全。粮食、棉花、油菜、小麦、糖料以及水果受灾后,从外形到内部物质积累,都会发生不理想的变化,大大降低了产品质量等级,有的还可能发生无法出售的变化,大大降低了产品质量等级,有的还可能变成无法出售的废品。由于土壤成分的改变和化肥、农药在产品中的大量残留,使一些本应给人体增加营养的农产品变成了携毒品,严重地影响到人们的身心健康。1999年1月11日,发生在广西贺州市一中的332人中毒事件,就是因食用了残余甲胺磷农药的青菜引起的。最后,导致人们生活质量下降。农业生产除了具有经济职能和社会职能外,还具有生态职能,也就是说它有净化空气、水,防风固沙,保持土壤和动植物种群平衡等职能。通过这些职能的发挥,给人们带来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一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环境系统失去平衡,就会波及到人们生活质量,进而影响到农业劳动力的健康再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