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景源认为,当前宏观调控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今年全年CPI同比将保持在3-4%的区间,中国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除了投资之外,更应让消费成为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在7月24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主办的“中国经济发展走势与宏观调控走向高层论坛”上,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就当前经济热点发表了题为“中国消费需求和价格走势分析”的演讲。姚景源认为,当前宏观调控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他提出,除了投资之外,更应该让消费成为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宏观调控正处关键时期
姚景源介绍,目前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门话题,在国内经济学家也进行了广泛的争论,但与较早前不同的是,目前经济学家已经达成了一些渐进性的共识:中国经济总体上是好的。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GDP增长率为9.7%,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9.1%,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企业效益同比增长40%以上。
姚景源认为,虽然中国宏观经济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观察中国经济,当前宏观调控处于一个关键时期。一是要防止宏观调控草率收兵,防止反弹。二是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不要让宏观调控力度过大对经济造成较大伤害。
但他也注意到,宏观调控正在过多使用行政干预手段。虽然行政手段能对宏观调控产生较快的成效,但也不能因此而过于频繁地使用行政手段。因为宏观调控更多地应使用经济和法律手段。
今年全年CPI将保持3-4%
对今年整体经济趋势,姚景源判断,今年全年CPI?居民物价消费指数?同比将保持在3%至4%的区间,中国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
他分析,今年1-6月CPI同比为3.6%。从同比来看,今年5月CPI为4.4%。CPI同比增长指标虽然非常重要,但环比则提供物价指数发展趋势,也是一项重要经济指标。今年5月CPI比4月下降了0.1%,而6月比5月下降了0.7%。物价指数呈下降趋势。
姚景源还表示,目前CPI的数据构成中,食品价格占比为30%,服务业价格占比为20%,工业品价格占比50%。而今年上半年CPI走高,其中主要有原因是粮食的价格上涨。而这一轮粮价上涨是自1998年以来粮食供应价格恢复性增长,从目前情况看,粮食供应价格趋于稳定。
让消费成经济第一推动力
分析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姚景源建议,应该让消费成为经济第一推动力。
虽然以前投资高速增长有其合理一面,但不可能长期依靠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姚景源分析,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时期,工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目前重化工增加值已经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一半,而重化工的发展就需要巨额投资推动。但巨额投资的消化则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消费需求,否则投资产生商品就不能顺利的产生价值。由此产生的生产过剩所导致的经济大起大落则在所难免。
因此,姚景源提出,当前经济面临的问题即是“消费需求不足”。他指出,目前我国的最终消费率已经达到25年来的最低点。自2000年以来,我国消费率也呈逐年下降之势:2000年消费率为61.1%,2001年为59.8%,2002年为58%?2003年为55.4%。
另一组数据也从另一角度证明消费率的下降。自“六五”以来,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呈逐步下降态势。1981年至1985年,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年均增长率为15%,1986年至1990年下降至14%,1991年至1995年再下降至12%,1996年至2000年又下降至10.6%。2001年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年均增长率略有上升,为11.1%,但到了2002、2003年则下降至10.8%、9.1%。
一方面,投资率不断上升,但消费率却在不断下降。从短期内,投资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但如果没有消费来支持消化因投资而产生的产品供给,长期来看,投资的不断增加将会造成经济巨大滑坡。
那么为何中国消费不足?姚景源分析,原因有三:一是城乡收入影响消费,但农民收入却是重中之重。占有三分之二比重的我国农民却只消费了占全国比重三分之一的商品。二是消费倾向。目前富裕人群的消费边际率较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消费。三是人们的对未来经济的心理预期不乐观也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不断上升的储蓄存款余额即能说明人们的消费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