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股权分置不解决 沪指千点难保
“股权分置的存在才是股市跌到千点的根本原因。”在昨日举行的首届中国(长沙)投资银行国际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秉承了他一贯的旗帜鲜明的风格,在论坛上对本报《许小年不改股市千点论》的报道当众作出回应,并称“如果这一问题迟迟不解决,市场可能还要跌到千点以下”。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许小年:不改股市“千点论” 投资者早晚吃苦头
基金经理大话股市热点 出现大牛市是不现实的
许小年再抛“千点论” 市场会应验吗?
股权分置是最大不公
“股权分置是中国证券市场最大的国情,也是最大的不公平。只要存在股权分置,我们就很难期待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上会出现一个真正持续的牛市。”巴曙松指出,目前二级市场的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的国有股、国有法人股是利益并不一致的两个股东群体。这是中国证券市场和其他的成熟市场之间最为显著的一个差异。
在股权分置的前提下,中国股市出现了许多奇怪的现象。非流通股东占有绝对的控股地位,上市公司老总永远不必为二级市场股价的波动操心,因此市场便沦为融资平台。中国十年证券市场的现实便是如此,伴随着每一轮快速上涨的,都是层出不穷的融资案例,快速扩容到一定程度,市场无法承受后,便快速下跌。正是由于股权不平等,因此“流通股东只负责埋单,非流通股东只负责圈钱”。
“宝钢增发等案例均是对流通股东赤裸裸的掠夺。”巴曙松指出,正是由于股权分置,才使得非流通股东任意妄为,侵占流通股东的利益。流通股股东是最后掏钱的人,因为在股东大会里,董事会里,它是少数,他不能通过用举手表决,在不能流通的大股东侵害流通股股东利益之前反映自己的意见,他唯一的选择是大股东侵害了他的利益之后,大股东圈钱方案定下来之后,用脚投票,认赔,黯然离场,这是流通股股东唯一的选择。 >>发表评论
政府不要与民争利
“刚刚看到今天的《潇湘晨报》,这家报纸反应很灵敏,有一篇专访许小年博士的报道,‘不改股市千点论’的标题非常刺激。”巴曙松说,“千点论已不幸言中,实际扣除新股的因素,目前中国股市与许小年博士当初的预言差不多。”
巴曙松明确表示,自己的观点与许小年博士“挤泡沫论”不同,并认为这是股权分置导致对流通股股东利益的侵害造成的。股权分置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最为关键性的制度缺陷。巴曙松认为,其非常关键的要点是不要与民争利。政府从一个繁荣的市场里边获得的税收,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远远要高于国有股和国有法人股产生的溢价,这是一个大的利益观。
券商生存模式存在风险
“股权分置前提下,券商很难找到持续的生存模式,金融风险很有可能从这里开始。”巴曙松教授认为,股权分置下的券商困境将随着市场下跌愈演愈烈,并很有可能成为金融风险的源头。
今年以来,南方证券、闽发证券、汉唐证券等数十家证券公司相继出现问题,并且留下了数百亿的资金黑洞。二级市场的长期下跌,在股权分置前提下难以转势,券商经纪、投行、资产管理各项业务均是惨淡经营。“按这个趋势下去,中国130家证券公司,可能不是一家两家出问题,可能10家、20家、50家出问题”。因为,130多家券商的管理资产在三年跌势中缩水程度远远超过了其资本金,只要市场不涨起来,券商便会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造成事实上的破产。
“这将是导致金融风险的出发点。我国的金融风险可能不会从银行体系出发,因为银行至少有一个稳定的盈利模式,如果对资本市场制度缺陷不做重大改进,可能出发点来自于证券市场,来自于股权分置导致市场缩水和证券公司巨额亏损产生的风险传染。”
应给予流通股东否决权
市场曾经普遍认为,现在估值全面下跌的二级市场将会是全流通的“最佳季节”。“任何时机都是解决全流通的时候。”巴曙松坚定地提出,“时机不是关键,方案是重点,要找到一个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能够共赢的办法。”
“分类表决制度的建立会是现阶段一个好办法。”巴曙松再次重申这一观点。在股权分置前提下,针对上市公司的重大议案应该采取分股东表决法,将流通股东集中起来,针对大股东的议案进行独立表决,将这一表决结果做为议案实行的前提条件,给予流通股股东特定的否决权来保护自身的利益。
“政府是这个市场最大的利益者,解决全流通问题,政府需要怎么做呢?”在采访中记者问道。“政府要完成角色转换,不能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必须认识到创建一个健康、有效的市场,让更多的资金参与其中,政府将得到更多的利益,比现在死守着股权分置要强得多。”巴曙松认为,政府职责应该是维持市场的公平,维护经济的有效运行,而不是现在的“双重身份”。 >>发表评论
人物档案:巴曙松
经济学博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专家评议委员会委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曾担任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中银香港有限公司风险管理部助理总经理、中国银行杭州市分行副行长、中国银行港澳管理处业务部高级经理等职务,参与中银香港海外上市项目,并曾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