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在任何一个市场经济中,政府与企业都是既有矛盾,又有合作。企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政府从整个社会的利益出发,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政府作为管理者,企业作为被管理者。这决定了它们之间必然有矛盾。但如果扩大这种矛盾,把它们作为对力的那就错了。从整个社会来看,政府与企业应该求同存异,实现双赢,这就要寻求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共同利益。
一个社会追求的是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这也是政府和企业共同的目标,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实现这种目标中所处的社会角色不同,采用方式不同,政府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依靠企业。只有企业做大做强,经济发展了,政府造福社会的目标才能实现。政府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也就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任何一个市场经济中,政府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企业不可能离开政府发展,也不可能不受政府的约束,因此,企业即使只为了实现自己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也要寻求政府的支撑。这就需要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在计划经济下,政府习惯于管企业,这种管往往成为父亲对儿子那样的严管。我们平常来说,政府要从管理型转变为服务型,实际上这种转变是相当困难的。一来传统计划经济的观念和作法已成为无意识的习惯,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二来这种转变要触及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在实现中也会遭遇到强大的阻力。转变政府职能已成为当前经济改革的重要任务。这种转变的关键还在于政府观念的根本改变。在政府观念转变快、政府为企业服务好的地区,如广东、浙江、江苏等地,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发展很好,地方经济发达,政府的日子也好过。相反,在许多落后地区,仍沿用计划经济下管企业的方式,甚至为企业发展设置了重要障碍,国企被管死了,民企无法发展,地方经济不好,政府日子也难过。在有的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少,只好向企业摊派(收各种费),收费越多,企业越难过,政府的财政收入越少,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在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中,政府有强大的政权力量,是主导一方。相对于强大的政府一方,企业无论有多大也是一个弱者。因此,改善政府与企业之间关系,实现双方合作的关键仍然在政府。我国经济改革的特点是自上而下,推动改革的是政府。这就要求政府一方面作好自己该作的事,如保护产权、维护市场平等公正竞争,打击伪劣假冒等等,另一方面对自己不该做的事要坚决放开,政府总担心“一放就乱”而忘了“一抓就死”,就很低难建立市场经济。千万要记住,乱总比死好。就我国绝大多数地方的情况,还是政府放得不够,管得过多;而且,管好目的仍在于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让企业在竞争中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壮大自己。
当然,强调政府是主导的一方并不是认为,企业可以坐等政府来帮助,或等待政府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条件,企业本身也要努力去争取得到政府的支持。一说到企业去争取政府的帮助,人们就会想到用金钱、美女把一些品质不好的管员“下”“摆平”。这是一种天大的误解。
企业要获得政府支持,首先自己要守法。守法的企业才有基业长青,违法也许会在一时得逞,或者挖到“第一桶金”,但绝不会可能在长期中成功。同样,靠行贿也可以获得某些官员的特殊优惠,但这不等于得到政府的长期支持。市场经济中靠违法的歪门邪道成功不可能。遵守政府的立法,照章纳税,是公民和企业的义务,不尽义务,如何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呢?
企业要获得政府支持关键在于找到与政府利益的公共点。谁都知道胡雪岩是靠左宗棠的支持而成为红顶商人的。但我们更应该知道,胡雪岩做到这一点靠的不是行贿左宗棠,而是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的爱国行为。在收复新疆维护国家领土完善这一点上,左宗棠和胡雪岩是一致的。胡雪岩研制出诸葛行军饭,送给左宗棠的部队,保证了士兵身体健康和战争胜利。这才感动了左宗棠,得到左宗棠的支持。如果当年胡雪岩给左宗棠送去金钱、美女,有这种结果吗?
应该说,作为政府官当然最最希望本地经济发展,社会安全。如果企业家也把这一点作为自己的利益所在——有了一个地区的繁荣与安定,才有一个企业的发展,并以本地经济的角度来规划自己企业的发展,能得不到本地政府的支持吗?企业在实现自己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还可以做许多有利于当地经济和社会的事。在这里,“好人有好报”的意思就是企业在为本地做好事的同时,也获得了自己发展最关键的政府支持。
政府与企业合作是双方的双赢,也是社会繁荣之路。
( 责任编辑:杨茂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