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城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资源紧张、治安混乱,是很多大城市都面临的难题。人们也想出很多办法来解决这些难题。不过,解决方案,都只能在宪法与法律的框架内寻求;否则,看起来奏效的办法,反而会制造出更大问题。“人口准入制”设想的提出,有可能属于这种解决方案。
之所以建议实行人口准入制,限制外来人口入京,建议者给出的一个理由是,外来人口素质较低,扰乱了社会秩序,导致城市生活质量下降。
然而,认为外来人口素质低的人,可能忽视了一点:北京最现代的经济活动,很多方面可能恰恰是由外来人口主导的。比如,出入于高级写字楼的白领,活动于高科技园区的软件工程师,还有高端服务产业(比如律师业)、文化产业(包括影视、媒体、广告)的从业人员,很多都不拥有北京户口。不过,建议者也并不想拒绝上述这些外来人口。
因此,“人口准入制”的实质就是“人口甄别制”。也就是说,准许一些外地人定居北京,而不准另一些外地人进入北京。至于甄别的标准,则由政府来确定:城市发展需要什么人,就准许什么人进入,城市不需要的人,就不得进入。
建议者可能过高估计了政府发现城市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的能力。退一步说,即使政府具有这样的能力,在进行这种甄别的时候,恐怕也要考虑这种做法是否正当。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理当包括身份上的平等。同样是外地人,仅仅因为一些人拥有某种文凭、具有某种技能就可以留在北京,而另一些人仅因为不拥有这些文凭、不具有这些技能,就被拒之门外,这是否合乎宪法强调的平等原则?
建议者也承认,国外大城市的人口限制政策多半是针对移民的,针对本国同胞的还没有,而主要还是市场调节。这种说法其实也不准确,因为,一个国家可能会对移民进行限制,但一旦移民进入该国,则定居哪个城市是完全自由的。比如,一个中国人,只要入籍美国,就可以定居于任何一个城市。暂且不管建议者的这一疏忽,但一个城市用一国政府对待外国人的政策来对待本国同胞,是否合适?
支持人口准入制度的另一理由是,外来人口占用了城市的资源,导致资源供应紧张。确实,北京一向是个缺水城市,目前天然气供应也出现紧张,北京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似乎也已到极限。建议者因此认为,资源已经给北京划定了一个人口上限,而由于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因此,不能指望人口能自然地与资源保持协调,而必须通过强制手段,由政府出台限制措施。
然而,这种看法是错误的,错在没有理解资源的真正含义。资源不是来自自然,而是人的知识和智慧的产物。一个城市以至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源不是水,不是电,也不是天然气,当然也不是道路、公共汽车,而是具有创造精神的人以及鼓励这种创造精神的制度框架。
归根到底,解决我们所面临的资源紧张难题,不能靠自然赐给我们一大块油田、气田,也不能靠天上掉下一条大马路,而要靠每个人发挥自己的才能,靠政府提供良好的激励制度。电力紧张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电力市场化改革滞后。而借助民营化和市场竞争可以大大增加公交供应。依靠价格杠杆和技术创新,也可以实现更高比例的水循环利用,缓解水资源紧张。
这些,可能才是合乎宪法与法律精神的解决之道。中央已提出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法治政府意味着,政府在解决城市所面临的问题时,应当以公民———全国公民,而不仅是北京市民———的平等权利作为权力的界限,当然不应以强制手段实施某种歧视政策。出于历史渊源或现实的权宜考虑,有些歧视性政策可能暂时无法废除,但至少不应再强化这种政策,更不应制定新的歧视性政策。
( 责任编辑:杨茂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