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又到岁晏,媒体论坛也周期性泛起了关于火车票问题的争吵。争吵中一些观点除了感情丰富点之外,无它可言。另外,有貌似严谨的观点有不少人附和,这是值得探讨的。
分析之前,首先要分开两种类型的问题,一种是关于“是什么”,另外一种是“怎么办”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是很容易取得共识的。春节了,很多人要买火车票,很难买,黄牛党泛滥,很多人造假,不少人买到假票。当然,这个描述还可以按照需要加入不少感性的句子,比如“广场上挤满了要买票回家过年的人,张三是一个在异地打工5年的民工,他说这是第一次回家,但还是买不了车票,家中6岁的女儿可能已经忘记他的模样了”或者“李四在一旁哭泣,她说用两个月打工净余的钱高价从黄牛哪里买了张回家的票,竟然是假票。现在已经没钱买了。”这些描述除了感情丰沛点外,还是属于“是什么”范畴。
“是什么”来源于直观图景,判断简单,对IQ的要求不高,故此分歧不大。而“怎么办”才是问题的关键,这个问题很容易犯毛病,包括一些信誓旦旦自己是抱着自由市场经济信念的人。聚焦点是说因为火车是垄断的,市场是不存在的,故此票价不应该市场化。其中一个典型是一篇叫《没有市场哪有价格》的文章。一些平时头脑颇为清醒的人,纷纷撰文从各个角度例如市场和个体自由关系等阐述票价不能市场化调节的观点。纷纷其词,却不关心当中的核心:车票不够,买的人太多。先想这个问题,再想想怎么办,相信于头脑的清醒有所裨益。自由市场者认为,车票价格应该自由浮动,让市场操控价格,这样,就会解决很多问题。但不得了,许多人纷纷站出来,说,怎能这样啊,车票如果升价,收入低的民工怎么办啊,他们岂非买不起票了?而且铁路部门是垄断的,票价任他们制定,这怎样行的?
他们抗议之前,为什么不想一个问题,就是如果让票价浮动,有些人是“买不起票”。但是,目前现状是“买不了票”。两个选择,给你挑,你会选哪个?我也可以用比较感性的央视化的语言去描述两种不同现状。一个是“张三高高兴兴对记者说,往年在车站,在凄风冷雨中排了两天两夜的队,差不多轮到自己时候却说票售光了,他过年就在广州,大病了一场。现在他比去年多花了100元,很容易就买到票。他说现在收入高了,花多点钱买车票是值得的,他一个老乡说自己收入不好,准备下一年才回家”,还有一个是“李四在火车站排了两天的队,买不到车票,后来他多花了200元从一个黄牛手中买到了车票,准备进站,却被检验出是假票,他瘫坐在地上。”亲爱的朋友,你认为那种状况比较好一点、人情味多一点、客观一点、关怀心多一点?
很多人天天说要关心底层,要关怀弱者,我不能理解,把车票降到他们随便能买的价格,就是关心他们。与其让其他方式去补充由于车票价格过低的代价,比如走后门、比如暴力、比如偷盗、比如制假,让大量社会耗费化在无谓的这些代价中,为什么不光明正大的拥抱市场?
由此,考虑的另外一个相对严肃点的问题是:一边是垄断企业,一边是市场化需求,正常么?我和大多数人答案差不多,这种状况需要改变。自由市场需要一个良好的秩序,需要废除行政垄断,才能充分发挥配置资源功效。但,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市场需要开放,但抱有真正的自由市场信念的人,是会把它分开成两个问题的。一个是呼吁开放市场,呼吁废除行政垄断,一个是希望放开价格,让市场调节。这有矛盾么?很多人说你怎么光说要开放市场,而不说是垄断?就如那些人批评说,你为什么关心美国被恐怖袭击,而不关心本国煤矿事故一样。
很多自以为是的自由市场者,总是抱有一种过于纯净化的市场理念,这其实是源于一种颇有渊源的乌托邦情结。要市场么,OK,先把制度搞好再说。那种产品是垄断企业生产的,不应该市场化,应该免费或低价发放民众;火车票不能提价,除非消除了垄断。按照这种论调,中国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就不可能,要市场么?制度还没建设好怎么办?还有大量的国企怎么办?那等建设了一个科学合理的符合正义要求的社会制度才进行市场化改革?这种思潮其实很具有代表性,也给进一步科学理性探讨设置了障碍。“火车票价不能市场化,为什么,因为铁路是垄断的”是很类似“那个人被人偷了,活该,因为他常违反交通秩序”这样的逻辑的。为什么不能把它分开,“火车票价应该市场化;应该消除铁路垄断”,就如分开下一个句子“那个人被偷了,小偷是不对的;那个人常违反交通秩序,是不对的”呢? 为什么下一个问题容易理解,上一个就这么难呢?
我还要问的是,换个角度来说,那些反对火车票价格市场化的人,怎么才知道现在价格才是合理的呢,为什么不降价,甚至免费发送给民工?可以讨论市场化带来收益如何处理,讨论增加的钱如何用来救济弱者,讨论是否可以补贴给那些没钱回家的人,可以讨论如何制度演进,如何改进现在垄断局面,但是,面对春运火车票难买问题,一个持自由市场信念的人,直接判断就是票价过低需求过多的简单需求理论问题,在局限约束之下,符合自由市场的办法只有华山一条路。
( 责任编辑:周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