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回到星空财经评论 >>>我来说两句
20多年来中国的改革,简言之,是从等级特权转向以资产界定权利那方面去。这是困难程度极高的改革,而不管怎样批评,中国的经验是史无先例的成功效果。
写本文的起因,是最近多地的省或市作出研究报告,说政府应该主理哪些项目,哪些要让投资者通过市场从事。
政府的职责是什么?投资是职责,政府要管哪些投资项目呢?问题重要。1776年史密斯的《国富论》就以这问题作为重心下笔,而跟着的200多年来,没有一个经济学者不或多或少地关注这问题。自产权及交易费用的学说兴起后,政府的阐释开始向公司理论那方向走,可惜这方向走出几条不同的路,一般读者不知何去何从。
40年来,高斯和我对政府的看法最相近,虽然有少许不同意的地方。今天看,我于1983年发表的《公司的合约性质》,若干年后可能成为公司理论的中流砥柱。高斯和我都认为政府其实是一家公司。让我先从下面推上去吧。在西方,一些全部是私有产业的地区,区民可以通过投票而成立城市公司,有地区性的公司法例。国家、省或州政府与城市的税务摊分复杂,变化多,这里不说了。公司市政府的主事人由市民投票选出,与一般的商业上市公司没有两样。公立学校、消防、公安——有时甚至地方法庭——也是由市内拥有私产的居民决定成立的,一般通过投票,但有时这些公共事项由市民委任的市政府决定。我到过两个城市,市内的所有马路都是由市公司建造的。
上述有几个重要的含意。其一,有关公众享用的事项,因为有“搭顺风车”的问题,愿意出钱但希望别人出而自己不出的市民多,收钱的交易费用庞大,以投票取决就被采用了;其二,城市公司政府的形成与私营商业公司的形成,理由可以完全一样:市场的交易费用太高,政府或公司的存在是为了减低交易费用;其三,有了公立的设施(由拥有私产的市民决定公立),市政府一般不反对私立的参与竞争。例如有了公立学校,你可以开私立的参与竞争。后者没有补贴,要收学费。这导致私立学校把公立的杀得落花流水,支持补贴公立学校的市民越来越少,公立变得经费不足,非常头痛;其四,虽然上述的城市公司由私人决定成立,不一定凡立皆妙。城市扩大了,政权斗争如家常便饭,而就是小市公司也不一定办得好:破产时有所闻。这与上市公司可以破产类同。
原则上,以上述的城市公司为例,所有投资项目都可以由私产的拥有者作决策,不需要政府,只是有些公众项目,因为市场的交易费用过高,以投票取舍的公司法就被采用了。但投票有多种不良效果,所以城市的公司法,正如上市公司一样,投票项目一般有严谨的约束。
还有两个大问题。其一是市与市之间或州与州之间的公共设施,要城市个别负担而加起来不容易成事。建设穿州过省的公路是例子。有成功的州立公路,州与州之间公路相连,但市与市的市立公路相连却没有听过。这显然是因为很多土地是不属于城市公司的。国防是类同的问题。没有谁会那样傻,建议国家让私营机构制造原子弹、火箭之类,在市场自由出售;其二是更改财富或收入的分配,劫富济贫是也。这种乐善好施的政策不容易在一家小城市公司推行,因为不 “乐善”的市民可以容易地搬到别处去。(香港特首最近高举扶贫,如果神州大地不仿而效之,简化税制,将来的香港有难矣!)
20多年来中国的改革,简言之,是从等级特权转向以资产界定权利那方面去。这是困难程度极高的改革,而不管怎样批评,中国的经验是史无先例的成功效果。从上而下,是把权力下放,北京比我20多年前乐观的想象做得好,做得快。最近提出的“七月决定”(《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一个重点(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实行审批),却又做得对。
“政府的职责是什么”?有五点要说的:其一,自上而下,既得利益或权力的维护一定严重。政府要尽可能不顾这些利益,以放开整个社会的生产力作为大前提;其二,可以容许经济自主的地区以小为上,而自主的权利要界定得清楚。这会容许较多的市镇互相竞争,对产出有利。虽然目前国内的市镇没有采用公司法,但地区的互相竞争了不起,制度上可能比公司法更可取(这是我认为目前最值得深入研究的中国经济问题);其三,政府的职责或投资项目,要点是从交易费用的节省考虑。这种考虑是用不着读过经济学才懂得的;其四是外国怎样做,海龟派怎样说,我怎样说,只能考虑,千万不要轻易地相信。
最后是“扶贫”的问题了。乐善好施是奢侈品,困难有三:一、不容易设计出可以扶贫而对资源使用没有不良影响的方法;二、凡是政府扶贫,有关官员是主要的得益者,上下其手的例子书之不尽;三、扶贫这回事,易发难收,开了头越搞越大是惯例。小小的香港,曾经是史无先例的经济奇迹。当时一连三位了不起的财政司我都认识。他们搞经济的座右铭,主要只有一条:凡是市场可以处理的,政府一律不干。除了房屋的供应,这三司大致上言而有信。这里提出的交易费用,他们没有听过也知其然。
搞经济要从一些基本原则入手。香港放弃了当年发迹的原则,俱往矣!>>>回到星空财经评论 >>>我来说两句
相关阅读:公众为何对房价不满?
房价何时朝百姓期望的方向发展 房价:解铃系铃看政府
房地产:你想变成中国股市吗? 房价劲升:谁在放飞风筝?
不要让买不起房者“一声叹息” 戳破房地产永远增值的神话
>>>回到星空财经评论 >>>我来说两句
( 责任编辑:周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