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审计不一定总是风暴的形式,人们应更多地去关注审计本质作用的发挥,审计是关注责任,关注责任履行情况”,审计署科研所副所长崔振龙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风暴之后,审计将回归理性。因此,对审计领域来说,2005年的关键词汇,应该是“问责”(2月14日北京青年报)。
近两来来,“审计风暴”一词是在媒体上出现频率较多的词语之一,“审计风暴”也受到了广大民众的高度关注和赞扬。2005年乃至以后“审计风暴”刮向何方?公众的眼光又将停留在何处?已经是一个大家瞩目的问题。笔者认为,审计署科研所副所长崔振龙所说的“审计不一定总是风暴的形式,风暴之后,审计将回归理性。”的回答,是十分正确和意义深远的。笔者为审计回归理性大声叫好。
近两年,“审计风暴”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所到之处让当事人“变色”。这一方面说明审计工作的力度越来越大,审计出了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重点、焦点违法违纪行为。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人民群众对一些或明或暗地违反财经纪律甚至违法犯罪行为早已痛恨至深,期待进行审计、查处的愿望是多么的迫切。这样以来,审计出的一些大案要案,一经媒体暴光,一旦公开,人民群众关注的程度是出乎想象的,人民群众欢呼和拥护的热情是十分高涨的。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审计署才那样地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戴,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李金华才成为家喻户晓、人人赞美的人物。
然而,审计与其他工作一样是一个经常性的工作,如果年年期待“审计风暴”,如果年年刮“审计风暴”,一方面给审计工作本身带来了压力,不利于审计部门开展正常审计。试想,在压力和高度期待的形势下,甚至带着观点开展工作,是不一定能够把工作做好的。另一方面“审计风暴”充分显示了审计的力度,但审计工作并一定都是“审计风暴”的形式,就像审计署科研所副所长崔振龙所说的“人们应更多地去关注审计本质作用的发挥,审计是关注责任,关注责任履行情况”。人们关注“审计风暴”主要是关注审计“查出和揭露了大问题”的作用,人们的目光更应该关注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责任人的处理问题。
因此,在03年、04年“审计风暴”之后,审计署把2005年作为审计问责年,笔者认为是十分正确的。前两年人们在高度赞扬“审计风暴”时,唯一感到不足的是,认为一些责任人特别是高层责任人没有得到应有的“问责”和处理。国务院对于审计工作是十分重视和大力支持的,多次明确表态审计结果将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这是对审计部门的鞭策和对人民的高度负责任;笔者注意到,中纪委和检察部门也多次表示支持和配合审计责任落实工作。人民群众期待“审计风暴”,更期待审计要有深度,要加大“问责”力度,必要时司法介入协助调查,不被表面现象迷惑或迫于五花八门的压力不敢深入调查,切记出现查出问题也就是暴暴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现象。要像审计署署长李金华所说的“审计要强化问责意识,要改变那种只要不装自己腰包就不算什么大问题的片面看法。”并指出“管理混乱和责任不明是大量违法违规问题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明确责任,强化“问责”显得多么重要。
总之,审计回归理性,问责成为主题,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人们期待审计工作的机制和制度保障,人们期待审计问责的深度和力度,人们期待必要时司法的及时介入。
来源:[浙江在线]
( 责任编辑:杨茂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