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近年来,商业银行贷款被骗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而且有愈演愈烈趋势。这种现象不仅给银行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损害了银行的信誉,同时也加大了金融改革的难度,对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燕平 摄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天下无贼》时下正在上映,像“傻根”那样天真的兄弟,掉进贼窝里还能毫发无损,这只能在银幕上出现,因为这部电影的真实版,早已经在我们的银行业触目惊心地上演了。无论从哪点上说,银行绝不可能像“傻根”一样不设防,但毕竟防不胜防,仍然逃不脱中了“贼招儿”的厄运。
银行,对于一个个有着非分“财富梦想”的“贼”们来说,无疑就是一座机会多多的大金矿。而这个快富发财的梦绝不会像冯导的《天下无贼》般归于一个不能实现的梦幻,因为在“财富梦想”与现实之间的银行“防火墙”,在“贼”们眼中已经形同虚设,巧妙地帮助“贼”们实现着梦想。同时清晰可见的是,无论在电影还是在现实生活中,最能引发“贼心”的肯定是毫无提防之心的人,他们将财物毫无戒备地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中国银行业,也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被“抢劫”的万丈深渊。
近年来,商业银行贷款被骗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而且有愈演愈烈趋势。这种现象不仅给银行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损害了银行的信誉,同时也加大了金融改革的难度,对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威胁。这种现象不是偶然的,它暴露了银行贷款的管理漏洞,暴露出银行内部控制方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正常情况下,银行贷款的程序大致包括这几个步骤:借款人向银行提供相关资料并填写贷款申请表;银行对借款人进行资信调查、审核贷款资格、对抵押物进行评价、借款人交纳首付款(有的贷款不存在这一流程);银行、借款人、担保公司三方共同签订《借款合同》、《抵押合同》和《担保合同》,并办理相关手续;银行向借款人发放贷款。以往教训表明,在贷款程序中,问题多出现在资信调查和贷款审批这个环节。资质不健全的客户很容易通过行贿或拉关系蒙混过关。
以房地产贷款为例,明明没有自有资金,明明项目的前景难以乐观,但只要“喂”足了银行的人,贷款根本不成问题。这就引得众多的房地产商蜂拥挤进银行,同样的骗术在不同的银行连连得逞。
华光骗贷迷局
近日,震惊全国的广东佛山冯明昌骗取工行南海支行贷款74.21亿大案,已经昭然于天下。我们清晰地看到,冯明昌身后少数政府官员操控华光的真实意图亦明晰。一系列幕后肮脏的交易,正勾勒出一幅中国金融史上内外勾结、官商勾结的骇人图景。贺信
2004年6月,国家审计署揭开了广东省佛山市民营企业主冯明昌的骗贷黑幕。冯某利用其控制的13家关联企业,编造虚假报表与银行内部人员串通,累
计从工行南海支行取得贷款74.21亿元。
这些贷款许多没有用于生产经营,而是大量转入个人储蓄账户或直接提取现金,有些甚至通过非法渠道汇出境外。
1998年8月至2000年初任工商银行佛山分行行长的林俊江,在南海粤华装饰板材有限公司掌门人冯明昌眼中,是一个不敢得罪的人物。根据银行内部规定,南海粤华每笔5000万元以下的贷款,都要通过佛山分行发放,而每笔1000万元以下的贷款,也要通过工行佛山南海支行获得。
1999年四五月间,冯明昌提出人民币8.2亿元的授信额度申请,而当时南海粤华的贷款余额(即银行欠款)实际已经超过人民币4个亿。在这种情况下,时任工行广东省分行行长助理、工行佛山分行行长的林俊江在报告文件上签字并报送省分行。
冯明昌一直是银行的大客户,从1994年至2003年,冯明昌所有的包括南海粤华在内的“南海华光集团”先后从工行南海支行等7家金融机构贷款105亿元。此次8.2亿元的贷款授信额度,也被冯明昌顺利拿到。
林俊江曾为自己的行为辩解说,自己虽然在申请报告上签字,但对于南海粤华能够获得这笔授信额度而言,“有我没我一个样”。林俊江此番话并非毫无道理:如此大额贷款的发放,不是区区南海支行行长及佛山分行行长能够左右的。
10余年间,华光集团来自工行南海支行的贷款累计高达数十亿元,其贷款背后还有大人物撑腰,此人便是1月28日在法庭接受审判的工行广东省分行原副行长叶家声。
据检察机关指控,叶家声曾经在1993年至2003年间收受时任南海支行行长林裕行分十余次贿送的港币29万元及金观音、金龙各一个,并在该支行的贷款指标和授信额度上予以“支持”。除此而外,叶家声还被控采取登门拜年的方式,于1997年、1998年先后收受冯明昌赠送的“红包”共计8万元。
华光骗贷的手法之一,是当地国土部门与企业联手造假向银行提供虚假抵押物。经审计,南海华光在南海支行的1723.3亩土地抵押物,只有76亩具有真实合法手续。南海华光在各家金融机构的贷款,表面上看都有抵押,但绝大部分是虚假的。
潘志权诈骗案
在温州,潘志权可是个新闻人物。在1997年之前,潘志权是因为财大气粗而出名,还一度被人们称为“温州一富”。开着全温州最好的豪华轿车招摇过市,天天进出于灯红酒绿场所一掷千金。这个“温州一富”用美色金钱拢住金融干部,最终因骗贷被判无期徒刑。林一笑 黄海
备受市民关注的潘志权诈骗案,已有结果,犯罪嫌疑人潘志权因犯贷款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以合同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数罪并罚判处无期徒刑。
潘志权的落网事出偶然。温州市公安局鹿城分局经侦大队的警员,在办理该市某金融单位林某涉嫌违法发放贷款案时,查出其中有二三百万元分批以各种名义被林某违规放贷出去,但是顺着资金流向查下去,却发现这笔资金最终都流向同一个人——潘志权。而这些贷款,最后都成了一笔要不回来的死账。顺藤摸瓜查下去,结果不禁让警方大吃一惊,这二三百万元仅仅是冰山一角,至案发仅32笔贷款就共计1223万元,这
一大笔钱已被他挥霍一空无力偿还。潘志权原是平阳县的一个普通农民,仅初中文化。1993年开始到温州寻求发展。从那年起到1998年间,他通过各种途径先后申报了多家企业。正是借着这些公司的名义,他开始了骗贷生涯。要么高息拉存,要么虚构贷款用途,或者私刻其他企业的公章来担保贷款。为了能够顺利贷到钱,他用各种手段拉拢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为自己贷款和还贷提供便利。
由于他是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方法,从别的金融机构贷到款,很快就偿还给另外一家银行到期的欠款。这使得潘志权贷款行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没被发现。最后在资金再也无法周转时,潘志权抛下所欠的一屁股债,逃之夭夭。
其实从骗贷开始,潘志权就不停地用美色与金钱等各种小恩小惠,来拉拢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他的贷款诈骗行为使很多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因违法发放贷款而锒铛入狱,仅因他涉案入狱的就有十多人,其中不乏一些主任级的人物。而且令人不解的是这些主任当中,很多人明知潘志权已经无法偿还银行贷款,为了帮助潘渡过难关,还死心塌地地为他卖命,一些人不惜将自己的房子抵押到银行贷款帮他还贷,一些人向自己的亲属筹钱再借给潘志权。为何这些主任都会被潘志权如此轻易攻破而且对他深信不疑呢?
“这主要是因为潘志权的一张巧嘴,别看他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就算与我们警方交锋起来,讲起来也是一套一套,回答得滴水不漏。”经办该案的一位民警介绍,“他的口才极好,一般的人根本讲不过他,而且他又充满自信,说服力很强,与他接触过的人很容易被打动。基于这种原因,使得那些金融机构的负责人一个个跌入他的陷阱。据透露,即使在潘最后已经无法再周转资金时,个别人还会将自家的钱借给他,寄希望于他东山再起。甚至很多被他骗过的人都称他为神骗。可见他手段的高明。”
从银行里贷来的钱,都被潘拿来尽情地挥霍。除了平时在温州出入豪华酒店尽情享乐之外,潘志权还经常带着巨款前往澳门的赌场豪赌。
当潘志权再也玩转不过来时,他就到海南、广东和云南各省继续他的诈骗之旅。
经过警方长达半年多的深入调查,此案已经水落石出,虽然当事人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是从中也反映出一系列问题。当时的金融机构都是纵向联系,各行与信用社之间并没有联系,这种管理上的缺失,为潘志权的骗贷提供了便利。即使他的骗贷行为被一些银行知道了,但是潘换另外一家银行,照样能贷得到钱。各行之间缺少沟通,使得潘屡屡得手。
假按揭的危害
房地产信贷市场是一个竞争十分激烈的优质信贷市场,各商业银行都十分注意防范市场竞争中的各种风险,但由于我国法律规定存在的一些冲突以及法律规定留下的空白,给商业银行防范房地产信贷市场的法律风险增加了困难。邱艾松
“假按揭”对银行危害极大。一些开发商取得开发贷款后,使用了“假按揭”手法来骗取银行贷款。据工行四川省分行调查,某开发商所报销售数据中,有多达20多套住房系该公司职员购买,而且都在银行办理了住房按揭
贷款,但首期购房款却并未打入开发商在银行开立的账户,银行却发放了相应的住房按揭贷款。笔者认为,假按揭的特征是:开发商所控制的购房者,不以购房为目的向银行申请预售商品房的住房按揭贷款,开发商不将首期房款转入银行监控的还款账户,取得银行按揭贷款后,购房者立即停止按月向银行偿还贷款。
“假按揭”会给银行造成巨大的损失。一方面开发商从银行取得了开发贷款,按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银行的抵押权无法对抗建筑工程款优先受偿权,使担保效力削弱;另一方面住房按揭贷款发放给开发商所控制的“购房者”,“购房者”的还款责任由开发商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实际上是开发商用一份责任取得了双份的银行贷款,如果一旦开发商出现经营问题而无力偿还贷款,银行的损失将成倍放大。
笔者认为,金融机构应该对办有“假按揭”的房屋享有代位的优先受偿权,可以直接处置房屋来偿还购房者所欠房款。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权问题的批复》第二条:“消费者交付购买商品房的全部或者大部分款项后,承包人就该商品房享有的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不得对抗买受人。”同时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但该债权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购房者本意并不是为了买房才与银行签订按揭借款合同的,同时购房者又是开发商的职工,因此购房者均未向开发商主张权利,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代位向开发商主张权利,而这种权利应该是司法解释确定的优先权,而且是优于建筑商的优先权的优先权。
由此,笔者对发生在工行四川省分行的房地产信贷纠纷案件中遇到的典型法律问题进行探讨,以便在贷款工作中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有效降低房地产信贷市场中的法律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开发商不能按时偿还银行贷款本息,银行向法院提起诉讼胜诉,认定土地使用权和在建工程抵押有效,进入执行程序;按揭贷款的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按揭贷款,银行起诉按揭借款人到法院胜诉,进入执行程序;建筑商起诉开发商建筑工程欠款纠纷,法院调解结案,进入执行程序。
骗贷资料链接
透过众多银行骗贷案件,暴露出来的问题值得深思。银行系统管理不严,漏洞百出。被骗银行的某些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对贷款人提供的各种证件和抵押物不作认真细致地核查、落实,敷衍了事,随意贷款,致使国家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张文
孙宏伟诈骗贷款案28亿苦了银行
2004年,由于审计署对中国工商银行的审计,才使得孙宏伟和他的恒和系诈骗贷款案浮出水面。资料表明,吉林恒和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等13家关联企业,通过伪造虚假产品订单,编造与一汽贸易总公司业务往来企业之间的虚假购销合同,在工行吉林省分行累计贷款280684万元,造成不良贷款31014万元,欠息5281万元;银行贷款损失37929万元。
虚构房产交易骗取银行贷款
伪造房产证明,虚构房产交易,合伙骗取银行巨额贷款,原上海长恒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负责人丁怡和上海奇贤房地产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胡挹奇因犯贷款诈骗罪被终审判处有期徒刑12年和4年,并各处罚金10万元和4万元。
伪造证明骗贷1390余万元
兰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根据报案线索,历时5个多月转战西宁、新疆、深圳等地,将涉嫌金融诈骗的来兰州人员文武、李贡等10人抓获,从而彻底摧毁了一个用伪造证明骗取银行巨额贷款的诈骗团伙。该团伙利用银行系统审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以虚假房屋产权证作抵押,先后从兰州市某银行三个支行骗贷1390余万元。这一系列案件涉案人数之众多,诈骗数额之巨大,在兰州市金融诈骗犯罪中可谓前所未有。目前,涉案人员全部落网,警方已追回价值900余万元的财产等赃物。
公司女老总利用虚假印章骗贷
深圳一家公司的女老总周中英伙同他人,利用虚假印章及购销合同等资料,在银行大肆行骗,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就作案12起,骗取贷款金额高达人民币1.88亿元,其中1.45亿元至今仍无法归还。
10亿元虚假按揭引出银行“内鬼”
审计署抽查建行广州地区8家支行的楼宇按揭贷款,发现有10亿元是虚假按揭,有的不法分子甚至内外勾结,骗取银行资金。如广东省汕尾市公安局副局长杨独立,1998年至1999年,冒用他人名义,出具虚假证明,骗取建行广州市芳村支行按揭贷款3793万元。2002年6月,审计署正式派人进入建行广州市芳村支行调查,该案于是浮出水面。在广东省公安厅专案组的彻查下,这起涉嫌虚假按揭骗贷4081万元的案件渐渐拉出一大串涉案人,其中有5名银行的“内鬼”。
银行职员玩忽职守
严重吞食国家资财的金融硕鼠虽已被警方揪出,但是,透过这些银行骗贷案,暴露出来的问题值得深思。银行系统管理不严,漏洞百出。被骗银行的某些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对贷款人提供的各种证件和抵押物不作认真细致地核查、落实,敷衍了事,随意贷款,致使国家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利用街头制假广告,联系假证贩子伪造各种贷款证件,以假充真,并抓住银行管理中疏于防范的漏洞,瞒天过海,大肆骗贷,屡试不爽。试想,如果银行工作人员恪尽职守,严格履行职责,认真核查相关证件,会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吗?但愿这些问题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堵塞银行漏洞,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使类似的贷款诈骗案不再发生。
“最烦你们这些打劫的了,一点儿技术含量都没有。”《天下无贼》中葛优的一句搞笑台词,听来淡淡如水,然而用于骗贷行为何以能够得逞,却意外的犀利。
( 责任编辑:魏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