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通过对528名在北京从业的外来工进行问卷调查显示:50.6%受访者认为北京是个“宽容的城市。(2月21日《中国青年报》)调查结论给大家这样的印象:作为泱泱大国的“首善之区”,不缺乏宽仁、厚道的待人之道和人际情怀;北京是一座很有“人情味”的城市,不是一个“只知道保护自己人利益的城市”,更不是“冷冰冰的城市”。
笔者渴望数据是真实情况的客观反映,但与之矛盾的一系列现实,不得不让人对此怀疑。不久前,北京市政协委员张惟英提出了“人口准入制度”的建议,并表示自己的建议得到了政府的认同。在迁徙自由已成文明常识与人权共识的今天,这种与现代政治文明背道而驰的建议真能得到认同?再看看那些外来工,远离故土,漂泊在京,承受着户籍、劳动用工、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子女上学等体制性、制度性歧视,过着最苦的日子,却以工蜂般的辛勤劳动,为首都建起一座又一座高楼大厦,繁荣着城市的服务业,方便着京城人的生活。
然而,接受调查的外来工,面对种种不公与歧视,显得异常宽容与大度,把“宽容”、“安全”、“亲切”等美好的词汇献给了北京。看调查,看现象,尽管城市的宽容度有所增强,但让笔者感动的不是城市的宽容,而是外来工的宽容。
毋庸置疑,权力性、制度性的歧视,不是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一个不能善待外来工的城市,就不会有活力和发展力。按此理解,“宽容城市”的管理者、制度的决策者们,没有理由为这个调查结论而沾沾自喜,而是应该感动于外来工的宽容,并以和谐的制度建设与文化建设,回报宽容的外来工。
( 责任编辑:杨茂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