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为了让居民安心消费,必须有一个合意的货币环境,要防止通货膨胀侵蚀居民财富,进而导致其实际收入的减少。所以在减税同时运用适度偏紧的货币政策控制通胀苗头是有必要的。
减税无疑是近来中国财政政策的关键词之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实行有利于扩大消费的财税、金融和产业政策。随着取消农业税和调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等税收措施的组合运用,中国首次借力减税利器来刺激消费。
然而,任何经济政策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减税政策自诞生以来就争议颇多,提倡减税的供给经济学派更是一度被老布什冠以“伏都教经济学”的恶名,而该学派代表人物拉弗甚至无法在权威的《经济学词典》中留下自己的词条。可见,减税并不是一劳永逸的全能经济政策,如果没有一系列相关政策的配合,减税甚至可能成为经济风险的源泉之一。
首先,减税政策需要相应财政支出政策的配合,化解财政赤字的巨大风险。所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历史上其他国家的减税为鉴,如果减税同时依旧大幅扩张财政支出,那么财政赤字将成为经济动荡挥之不去的梦魇。美国、法国、德国现在都在推行减税政策,但美国穷兵黩武的军费支出、欧洲国家“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支出都使得各自财政捉襟见肘。结果就是,美国财政赤字不断创下历史记录,美元贬值、通胀抬头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而德法财政赤字也不断逾越《马约》3%的警戒线,整个欧盟为此针锋相对、内耗不止。因此,减税政策作为“减源”的收入政策需要“节流”的支出政策相配合。
当然,财政赤字本身并无大碍,只有高额的财政赤字才是危险的,一般来说,赤字的GDP占比不高于3%是可以接受的。中国财政部预算报告显示,今年中央财政收入增长维持在10.5%的水平,比之去年的15%大有下降,与此同时中央财政预算支出也将从去年的13%增速计划收缩为7.6%,财政赤字也缩减为3000亿元,占GDP的比重下降为2%。可见,中国财政政策收支搭配是和谐的,但不可因此掉以轻心,正如荀况所言“平则虑险,安则虑危”,对财政赤字时刻保持防微杜渐的审慎态度绝对是理性的。
其次,减税政策需要相应福利政策、货币政策的配合,保障减税效力的有效发挥。减税带来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进而刺激了消费增长,拉动了经济增长。只有减税政策的此种传导路径保持通畅,减税才能显现威力。但居民收入的增加并不一定能带来消费的增长,根据理性预期大师卢卡斯的理论,如果居民预期到未来税收增加,或者是支出增加,那么他不会将增加的收入用于消费,只会增加储蓄而已。因此,减税同时需要给居民一种“消费安全感”,一方面坚定长期减税的信念,解除居民对朝令夕改的担忧;另一方面提高居民福利水平,使其不必为未来生活过度操心。
此外,为了让居民安心消费,必须有一个合意的货币环境,要防止通货膨胀侵蚀居民财富,进而导致其实际收入的减少。所以在减税同时运用适度偏紧的货币政策控制通胀苗头是有必要的。从这方面看,中国宏观调控者实行“双稳健”政策绝对是种“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的艺术。
总之,减税不可一减了之,只有各方面政策密切配合,方可在化解风险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发挥减税威力。“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的古训是趋利避害的金玉良言。
( 责任编辑:xiaobo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