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2004年下半年,浙江某市刮起了一股“名校集团化”的旋风,各式教育集团纷纷揭牌成立。截至目前,该市已有140所学校参与,以50所中小学担当龙头,实行了名校集团化办学,成立了28个中小学教育集团。
我国优质教育供求关系存在严重失衡,名校资源严重稀缺,“上好学校”难如登天,而与此同时,“老百姓对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于是,择校热铺天盖地、纷至沓来……这个道理笔者是明白的。但笔者不明白的是,名校一窝蜂地大搞集团化,是像他们说的那样要“充分挖掘名校的师资、管理和品牌潜力,用好、用足、用活名校资源,使当地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还是在上演“中国当代教育史上的一次圈地运动”?不否认某市提出名校教育集团化战略的美好初衷是实现优质教育平民化、普及化,但我们同样不能回避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首先,名校按照企业集团化的操作方式集团化以后,将原来风格迥异的若干学校整合为统一的一所学校,在“学科设置、师资力量、硬件设施、后勤管理等各个方面几乎没有差别”,把学校教育和管理“同质化”、“一刀切”,教学理念及培养模式整齐划一,显然和教育本身所要求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相去甚远。
其次,名校集团化,由单纯的教育机构蜕变为股份公司性质的集团,其中的教育者也随之完成了角色转变,难免会在提供教育的服务过程中追求利润,从“育人为本”转向“唯利是图”,显然有侵占基础教育公共资源之嫌,与国家教育事业的基本宗旨相背离。
第三,由于名校集团需要并集中了最好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容易形成“赢者通吃”,既容易吸引远近各类名师,也能够招揽大量优质生源,而优质师资和生源都是相当有限的,这样势必会造成其它学校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而名校集团成为一枝独秀,周边学校教育资源困顿乃至衰竭,必然会加速社会基础资源配置的不平等,进而引发教育资源新一轮的不平等。再者,教育集团内部也绝非铁板一块,步调也很难像规划的那样整齐划一,也极容易产生内耗和扯皮,这些困扰都不容小觑。
凡事物极必反。教育集团化可以,但不应一哄而上,更不能模式化,否则,非但达不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和教育公平的目标,反而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引发更为严重问题的连锁反应。事实上,大众化的基础教育人才观应追求多样化,要想方设法在保证基本教学条件的同时,注重内涵的提高和软件的改进,而不是不顾客观现实来盲目大跃进,应警惕名校集团化、模式化的严重后果,应防止大规模集团化扩张可能导致的质量滑坡。
( 责任编辑:沈亚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