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又到了高考时节,考生和家长们开始关注高校的招生计划和招生资源。一些自称“能拿到高招调剂指标”的中介公司又开始活跃起来,一名自称李建森的人竟然把中介公司的办公地点放在了坐落在北京市考试院大院内的学府宾馆,和“高招办同层办公”。(4月10日《京华时报》)
中介公司所来何为?简单说,就是通过种种手段,让高考分数不够的考生被高校录取,以从中获取高额报酬。
中介公司的活跃说明高校招生已经成为一些人的致富渠道。李建森并非北京市考试院的工作人员,但是他利用各种关系,把一连串本应由“高招办”完成的工作变为中介公司这个“二招办”的“社会化服务”,招生计划和录取通知书经过中介公司一倒手,就变成了钞票。
中介公司的活跃说明高校招生中存在着制度上的黑洞。李建森的中介公司为何能运转?是因为他有过硬的关系,能拿到一些高校的“调剂指标”。“调剂指标”是高校为了在生源好的地方多招生或为平衡地区招生量而规定的机动招生人数。就是这部分“调剂指标”,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为可供李建森们出售的商品,是中介公司生存的空间,也是滋生教育腐败和教育不公的土壤。
另外,中介公司的活跃说明有人利用招生工作进行权力的寻租和转移。
中介公司活跃不止,公开、公平、公正的招生制度就难以彻底实施。让人欣慰的是,教育部今年将实施以招生政策公开、录取信息公开等“六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招生阳光工程,并将调剂指标从招生数的3%压缩到1%。但愿制度的阳光能够铲除招生中介这个法治社会的怪胎。
( 责任编辑:胡晓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