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印建交55周年之际的南亚之行,将国内的关注视线吸引到了邻国印度。对于这个诸多方面都同中国存在共同点与可比性的邻国,国人既感陌生、又感神秘,还有一些模模糊糊的兴趣--越来越多的事态表明,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印度。但为什么需要了解印度,以及最需要了解印度的哪些方面,却并不是一个一目了然的问题。
两国的相互了解,绕不开彼此外交上的线索。盛唐之时的“西天所在”已经久远,全球历史开启之后,印度现于中国人视野中的第一个身份,是近代英国侵略中国的基地,及至独立建国后成为“不结盟运动”的同路人,再到边界争端一度反目成仇,如今风雨已过,两国关系呈现常态,又被视为国际格局多极化的战略伙伴。几十年来,中国民众了解印度,很大程度上乃是服从于政治的命题与外交的需要。此次温总理访印,国内媒体亦多作如此解读,或者又有专注印度经济发展成就者,则愿意来一番中国制造业与印度软件业的比较与“龙象崛起”的展望。
很显然,我们日益感觉到需要了解印度,是因为这个国家曾经、现在以及将来都会对中国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但倘若我们将这些影响限于两国关系的种种具体形态与细节,则我们可能会因小失大。事实上,了解他者,最终是为了反观自身。这种因果,才是我们无论远近需要了解世界的立足点,晚清被枪炮敲开国门是如此,现在我们主动打开国门更是如此。
因此,了解印度,知道印度教、咖喱饭并不够,知道对方爆了原子弹、欲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不够。正如中国关注英美等发达国家,乃是需要知晓现代化的一些成功经验,中国关注发展中国家,则是可以了解他们同在这一向现代化目标转型过程中的路径尝试与得失。尤其俄罗斯、印度与中国都是转型规模庞大而进程艰难的一类,它们的转型选择与成绩,是中国人最需要了解而弥补自身体验与感知的内容。
也只有在这样一种了解诉求的指引下,我们才不会走马观花地将印度当做一个充满异国情调的他乡,才不会得意于一些停留在表层比较上的结论。不少去过印度的国民在他们的笔记中都会提及这个国家的脏乱差。但在这背后,我们是否知道,新德里没有宽阔笔直的马路,弯弯曲曲的窄路两旁,20世纪的高楼大厦与18世纪的破落棚房并立,实在是因为这个国家的城市发展很难出现大拆大建的现象。而近年来虽然不如中国但也已经令世界咋舌的“印度速度”,更是在这个国家几十年来成功避免了社会动荡与历史断裂的大背景下取得的--这在后发国家中是罕见的,因而显得尤其难得。
可以说,印度最值得我们去了解的,正是它对于多样性的接受与包容--这个国家发展路径的可借鉴之处,一则在于避免了激烈的社会转型导致的重大社会成本;二则在于建立在如此包容渐进社会基础上的发展与进步,也显然不易孕育出社会危机,或受制于社会危机而可能前功尽弃,因此而更具可持续性。
外交如果得以开启国人对印度的兴趣,能强化和细化上述的了解,生长出更多角度比较中印两国的见解与认知,那因此而来的“印度热”便有了最有价值的意义。
至少在中国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当下,我们应当了解,对于多元价值,印度“圣雄”甘地曾经说过:“尊重、理解、接受、欣赏”。
( 责任编辑:胡晓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