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这事情真像变魔术,让人唏嘘不已。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通过分析2002年以来审理过的国家工作人员涉嫌贪污犯罪案件,发现,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和财务人员犯罪现象突出,占被告人总数的76%,占涉案总额的91.8%。哪些上台前明明是廉洁奉公的好干部,怎么一旦当上国企“老总” 就成了贪污分子的大多数?(04月16日 《中国青年报》)
研究人员分析其原因在于,在改革进程中,企业权力越来越集中在以经理阶层为代表的经营管理者手中,形成大权独揽,企业重大事务包括企业财务缺乏监督,形成了长官意志,导致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贪污犯罪的猖獗和蔓延。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不禁要发出救救“老总”的呼吁。“老总”涉嫌贪污,尽管有其自身因素,但从经济学分析,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监督制度存在着一些缺陷。
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出一个缺陷较少的监督制度呢?享誉世界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曾经指出:制度设计关键在于假定,从“好人”的假定出发,必定设计出坏制度,导致出坏结果;从“坏人”的假定出发,则能设计出好制度,得到好结果。因为在经济学里,所有人都被假定为“经济人”,而所有的“经济人”都是自私的。类推,国企“老总”既然是“经济人”,因而,他们也是自私的。所以,国企“老总”,不管是大老板,还是小老板,都有七情六欲,都想吃香喝辣,都会患得患失。一般来说,“老总”大多数都是国企精英,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老总”付出的劳动,等于自乘的或倍加的简单劳动。如果“老总”的某些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他们便极有可能以权谋私。也就是说,“老总”会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的监督制度设计一般是如何假定的:“老总”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个个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人人都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老总”的激励,也是重精神而轻物质。殊不知,一个人当不当“老总”,其自私的本性都变不了。既然当了“老总”,不管是精神生活还是物质生活,均会水涨船高。如果“老总”的合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他们便极有可能以权谋私。西方政治学里,有一句名言:总统是靠不住的。同理,国企“老总”也是靠不住的。因此,要想使“老总”贪污的问题得到解决,我们首先必须改变对“老总”的假定,在监督制度的设计上,把“老总”由假定的“好人”变为“坏人”。试想,如果“老总”都是“好人”,不是雷锋,就是傻根,那还监督个什么劲?其次要在监督的方向上,来一个倒置。变自上而下,为自下而上。也就是说,变“老总”监督同僚,为同僚监督“老总”;变管理层监督员工,为员工监督管理层;变少数监督多数,为多数监督少数。一句话,也就是把原来的一双眼睛盯着无数双眼睛,变成为无数双眼睛盯着一双眼睛。
如此一来,那些想贪污的“老总”即使有贪心,也没了贪胆,想贪污也找不着机会贪污。
( 责任编辑:沈亚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