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从2004年6月案发至今,经近10个月的漫长调查,浙江镇海炼化特大偷油案中受贿金额最多的何定伟终于露面了。检察机关指控他7年间涉嫌受贿1500多万元。而镇海区检察院叶副检察长表示,行贿人卓定国交代向何定伟共计行贿2700多万元,但目前为止,有证据可查的就这么多,我们还会继续追查。
何定伟何许人也?被捕前担任镇海炼化下属公司--镇海炼化工业贸易总公司综合经营站主任。一个企业的中层管理干部,利用手中的职权疯狂敛财,受贿达2700多万。这触目惊心的数字和事实,让人即感慨又迷惑。
感慨的是,何定伟受贿的事实再一次验证了这样一条腐败铁律:职位不在高低,权力无分大小,只要“运用得当”,都能给腐败分子带来巨额利益。迷惑的是,既然何定伟受贿的数目如此庞大,频率如此频繁,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为啥没有一丝“风声”外传,反而让其屡屡得逞,以致于钱多得都“记不清了”、“用铁桶和编织袋装着”?
报道说,何定伟并不敢在外露富,几年来,他的生活仍和以前差不多,吃的也都是些家常小菜。之所以不敢露富,不外乎是害怕引起司法机关的关注,避免犯罪事实败露。表面上看,装穷、不露富仿佛是何定伟长期受贿,屡屡得逞的一大秘诀,其实不然。
“不露富”并不意味着其“犯罪过程”有多么隐蔽。一方面,从何定伟受贿的范围来看,不但有巨额现金,其他如进口汽车、劳力士手表、彩电、手提电脑等贵重物品也是来者不拒;而另一方面,1998年以后,何定伟开始大笔大笔地收受贿赂,几乎每个月都有,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达100多万元--如此猖狂的受贿和幕后交易,一连持续了6年,何定伟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遮掩”得住。
“不露富”并不能说明其犯罪手段多么高明。镇海炼化工业贸易总公司综合经营站是负责清理油污、废水、废渣并进行综合处理的部门,所得收入一般都要上交给公司。而卓定国买通何定伟以后,何就会帮他虚报数字。比如,卓定国从综合经营站拖走5车油,何就会往上少报车次;油污的含量按规定要测准,何也会尽量报低一些--请问,这种“手段”高明吗?明目张胆地拿着公家的资产为自己“牟利”,如果其上级公司稍稍“细心”一点,如果其属下稍稍“细心”一点,这种事情会发生吗?
不可否认,一边疯狂地敛财,一边却又装穷、“不露富”,这几乎成为许多巨贪的“惯用手法”。而在“不露富”的表象背后,蕴涵着许多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 责任编辑:胡晓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