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国内财经 > 2007年全国两会报道 > 两会最新动态

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方向兼顾公平与均衡

  “这非常重要。”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南通启东中学校长王生仔细阅读着《政府工作报告》,一边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施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这行字下划上一道红线。

  在2007年“两会 ”上,总理许下“重教”承诺——“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这在观察家们的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据统计,2006年,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交由教育部办理的建议、议案共662件,比2005年增加了143件。

  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教改 处在十字路口,所幸的是,有两件事已十分明确:其一,教育投入将持续增加;其二,教育领域的任何一项改革方向都是要促进教育的公平和均衡。

  农村义务教育落地

  当被问及从提出义务教育到把义务教育前面“收费”两个字删掉,用了多长时间?

  教育部部长周济回答说,“20年。”

  对于大多数农村孩子来说,2006年就像一个转折点,农村义务教育免费从这一年开始。

  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从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各级财政共安排了361亿资金,用于针对西部农村地区的“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即西部农村地区义务教育中小学生实行全部免除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而在2007年,全国财政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将达2235亿,来保证农村义务经费保障机制能够向中、东部全面推广,这其中不仅包括“两免一补”,还包括农村中小学的公用经费的保障机制、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的长效机制,以及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的保障机制等三项举措。而在新机制推演的五年中,国家财政总共要新增2182个亿才能完成任务,其中,中央财政资金占57%,地方财政占43%。

  要说改革的困难,周济说,肯定有。“因为中部、东部实施的范围,在去年五千万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亿孩子。”

  要说目标,周济说,绝对不会动摇。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意味着农村过去“上学难”的结束。

  “三农”问题作为整个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义务教育工作又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义务教育正好是“三农”问题和义务教育问题的一个交汇点。

  然而,争论远远未停止。“要是有地方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怎样办?”“中央的财政落实了,地方财政配套能够跟得上?”“各级教育财政谁来监督管理?”“农村教育还有一个教师工资这块大头,将来如何解决?”

  自2004年2月相关部门第一次组织会议讨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设计起,一位参与了新机制出台全过程的学者说,当下对于新机制的所有争论都没有超出设计过程中的预想,更为重要的是,这也绝不是一个完美方案能立即解决的简单问题,更何况这项改革尚且还无法脱离现有财政体制框架内。

  这样看来,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完善都是分步走的过程,尤其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与教育大国之中。与此相关的配套改革——各级政府教育预算和执行管理制度的完善,将更考验教育改革者的智慧,同时,基础教育的改革也更需要脚踏实地。

  新思路,老问题

  尴尬的是,教育领域的改革还注定是一个多元化、系统化问题,上学难解决了,还有就业 难——“进不去”和“出不来”的板子都要打在教育身上。

  全国政协委员、原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认为,这有失公平。他说,“中国的就业问题,是个谁都很难解开的方程式。高校就业难,教育部门有责任,但不能负全责。”

  不过,张保庆同意高等教育得“对路”才行——培养的人才正是社会所需要。

  2006年,高校扩招的故事终于到了改写的时候——从突破式数量增长改为稳健式质量提高。2006年5月,国务院一次常务会议上明确表明了一种态度: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至此,高校扩招运动持续七年,终于脚步放缓。

  更容易理解这一分水岭的,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教育工作总体布局的定调:普遍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专家们认为,“改革有了新思路,但要解决的还是公平和均衡这个老问题。”

  事实上,在2006年和2007年交替之际,以这个定调为总体方向的改革已经相继展开。

  首先,中央财政决定投入25亿元,正式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其次,在促进教育公平上采取了新措施——“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为此,中央财政支出将由18个亿增加到95亿,明年全国将要配套安排200个亿。

  有专家分析,这是在解决“后义务教育期”上不起高校的贫困生入学问题的重大举措。同时,以往我们高等教育更多重视“211工程”、“985工程”等精品学校发展,而从这项措施来看,教育改革开始注重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问题。

  此外,教育部启动“高职211工程”,中央财政计用五年时间投入20亿元重点支持100所示范院校。周济希望以“211工程”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意义,来说明新启动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

  当然,这三项措施能在解决教育公平和均衡问题上将产生多大的效果,尚需时日去证明。复杂的是,教育不公平的指针又悄然转向了。

  过去义务教育的症结在公共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和区域间差异,现在办学基本条件在区域内和学校间的公平问题亟需解决.;高中教育除了区域间、城乡间的不均衡导致入学机会不公平外,还有校际间教育质量存在较大差异条件;中等职业教育的不公平,更多地表现在学历教育社会中对其教育结果的认可上;高等教育的质量不可避免地体现上重点大学机会在区域间的不公平。

  或许正是教育多层次的复杂性和需求的多元化,教育领域要不断地承担骂名和诤言的根源所在。问题的关键是,教育改革无论何处去,公平的方向不能动摇。因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

(责任编辑:铭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周济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