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证券频道 > 证券要闻_证券频道

贺强:中国股市正处在逆调控政策周期运行中!

  “现在对市场有点看法。但目前市场较敏感,不太好公开讲。”4月17日上午11时22分,贺强在给记者的短信回复中写道。彼时,上证指数刚刚从3600点上放量滑跌。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股份制与金融证券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大学教授,贺强有一个与其他经济学者显著不同的特点就是不务虚,既可以形而上“论道”,也可以形而下“语器”,并不讳谈市场操作层面上的问题。

因此,即便他表示“不太好公开讲”,一旦正式开讲,依旧是侃侃而谈。

  当“猴爬竿”走势改变的时候,就是市场不稳定的时候

  您说的“市场太敏感”,具体所指的是什么?比如今天(4月17日)出现的这个跳水,是否就是“敏感”的体现?

  贺强:一是市场参与者的心态比较敏感。股指运行到这个点位,大家都觉得挺高的,也挣得挺多的了,所以一有风吹草动,都想跑。二是市场本身也非常敏感,走着走着突然就掉下去了。但是只要有下跌,就立刻又有资金抢盘,结果大盘又给拉起来,又继续上涨了。这种情况不断反复,进一步加深了投资者的敏感。

  不过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每次下跌都有强劲的接盘,表明了资金对市场有足够的信心?贺强:这种情况的出现,只能说明市场资金确实非常充裕。您如何看待目前市场走势,市场是否有风险?

  贺强:总的来讲,自去年以来,上证指数一直沿着5日均线,成45°角向上爬行,走势相当稳健,我把这种走势比喻成“猴爬竿”。这有点类似于1997年春节后的走势,那时就是股指沿着5日均线,步步为营,向上爬行,虽然中间出了不少利空因素,来回折腾了几次,但总体运行态势没有改变。我记得那一次“猴爬竿”爬了3个多月,直至“五一”后,因当年下半年有香港回归这一大事,管理层因担心市场涨幅过大,集聚风险,才又出“政策组合拳”将市场调整了下来。我认为,如果没有突发的股市调控政策或周边市场的突发性波动,当前这种“猴爬竿”的运行态势得以维持的可能性还是较大的。一旦这种走势被改变的时候,就是市场产生风险的时候。总的讲,点位越高风险越大,这是股市中颠扑不破的道理。关键要看市场何时改变趋势。

  那您认为走势被改变的技术信号是什么?

  贺强:一是大幅拉升,K线严重背离5日均线;二是有效跌破5日均线,一旦出现上述两种情况,那么都意味着市场风险在骤然放大。

  中国股市从“逆经济周期运行”转入“逆政策周期运行”

  刚才您谈到了当下市场本身及操作者都比较敏感,那么您认为管理层呢?管理层对3600点高位的股指是否也同样敏感?

  贺强:我认为管理层对此并没有特别的敏感,并没有觉得如今市场就是过热了,没有明显打压市场的意图,只是加强了监管,比如对一些违法违规现象进行了立案调查。股市比较热闹的时候,违法违规的情况会多一些。当然,如果监管的面积扩大了,会加大市场的风险,但现在的情况还比较正常。

  或许上周一条传言的破灭可以佐证您的这一观点?上周五(4月13日)尾盘一度跳水,传言央行将马上再次加息,但本周一(4月16日)这条传言不攻自破。

  贺强:3月18日刚刚加过一次息,我认为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进行第二次加息的可能性并不大。当然,是否加息最关键的还是要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高低。这两天就要公布3月份经济运行的数据了,如果CPI上涨幅度突破3%,毫无疑问,央行的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收紧(编者注:4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CPI同比上涨2.7%,其中3月份同比上涨3.3%,环比下降0.3%)。

  每一次宏观调控政策的收紧,都会对市场造成一定恐慌。

  贺强:我认为,中国证券市场正处于“逆政策周期运行”之中。自去年开始宏观调控一再收紧,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两次加息,今年到今日为止,又是三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一次加息,结果呢?每一次股市都是低开高走,为什么?因为经济周期支撑了股市行情。以往大家都说,中国股市是个“政策市”,自1996年以后,每一次暴涨不是因为经济周期,而完全是货币政策放松造成的。比如1996年时GDP大概是9.8%,而到2001年GDP已经滑落至7.3%,但同期股市走出了两波牛市行情,说明那时的股市走势与经济周期是背离的。在随后的5年熊市中,我们也常常听到“股价走势背离经济运行”的说法,对吧?2002年后,中国进入经济周期复苏阶段,GDP逐年上升,2003年是10%,2004年10.1%,2005年10.4%,可股市呢,却从2001年的2245点一直跌到2005年6月的998点。也就是说,在1996-2005年长达10年间,中国股市一直是在“逆经济周期”中运行的。而目前则进入了“逆政策周期”运行阶段。当然,我所讲的“政策周期”,指的是一个“大政策”周期,即宏观调控不断收紧。但决定股市涨跌的根本是融资政策。融资政策一再放松,引起资金量发生变化。股市的道理其实很简单,有钱就涨,没钱就跌。

  流动性过剩是长期分业的结果

  而融资政策放松的后果就是出现了“流动性过剩”?

  贺强:我认为造成“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是长期分业所造成的。银行、信托、证券、基金四业长期分离,割裂了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间的资金渠道,把两个市场孤立起来,致使大量的货币市场资金只能在银行间打滚,无法进入资本市场。一旦融资政策放松后,大量的货币资金一拥而入,其结果必然是流动性过剩。

  那么融资政策放松的背景是什么呢?

  贺强:就是为了保障股改成功,我曾向尚福林主席建言,股改是否能成功,其实不是具体方案的问题,而就是要保证股市的供求平衡,股份扩容了,就必须用资金扩容来平衡。这国有股上市流通的“两手政策”问题说来话长。1993年的时候,我就提出过“拒狼放虎”的思路,建议暂缓新股发行,首先解决国有股流通的问题(当时市场比喻国有股为“笼中之虎”)。那时沪深两市总计不过百余家上市公司,且盘子都相当小,解决起来难度不会像后来这么大。但考虑到国有资产是否会流失的问题,加上当时股民对扩容非常敏感,前怕狼(新股发行)后怕虎(国有股流通),管理层也谈虎色变,最后采取的是通过“拒虎放狼”的思路,来调控市场。每当行情过热的时候,就宣布扩大新股发行额度,造成国有股的问题越滚越大,最后积重难返。其实,如果没有腐败,没有挖墙脚的情况,国有股等价交换,怎么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呢?

  那其实现在也是前狼后虎啊,比如超级大盘纷纷“海归”,“大小非”轮番减持……

  贺强:境外上市企业“海归”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1993年8月,香港第一只H股青岛啤酒回归A股市场上市,不就是“海归”吗?在目前经济持续向好、流通性过剩的背景下,市场是不惧扩容的。现在许多人担心的“大非”减持,其实那些质地好的上市公司,即使全流通了,也不会把股份都卖出去,尤其是那些垄断行业的国有股,它们主要看重的是控股权的问题。所以,“大非”减持的压力比想象中的要小。但具体到现实情况,还要看市场状态如何。如果状态不好,那么哪怕是“小非”减持,也可能引起下跌。

(责任编辑:张雪琴)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贺强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