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成都市十一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 会议为成都试验区10年发展指明方向
●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和省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切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紧密结合我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全面做好试验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不断开创成都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要深化对我市近几年统筹城乡发展实践的认识,坚定地走好成都科学发展之路:一要始终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实践活动。二要把统筹推进“三个集中”作为实现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三要把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作为实现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四要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为实现城乡统筹、科学发展提供持续而强大的动力。
●要以建设成都试验区为新起点,按照国家的批复精神和省委提出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以城乡一体化为核心,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的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的水平。
●会议分组讨论了《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成都日报记者 陈文勇 摄影 刘晋川)中共成都市十一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昨日召开。这次全会是在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重要讲话、省委九届二次全会召开、我市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九届二次全会和省委研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专题会议精神,围绕抓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进行了动员,总结了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工作。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春城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总结和部署了经济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骆隆森、市政协主席黄忠莹、市委副书记刘佩智,市委常委李昆学、郑天扬、唐川平、郝康理、朱志宏、孙平、邓全忠、包惠等出席会议。
李春城指出,要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和省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精神上来。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胜利召开党的十七大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对于更好地统一全党的思想认识,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团结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各级党组织要按照省、市委的部署和要求,认真抓好学习贯彻,深刻领会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做到在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和行动上自觉。要把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与学习贯彻杜青林同志在省委九届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认真抓好省委各项重大战略部署的落实,在“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实践中,当好全省的排头兵和领头雁。要把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和杜青林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与深化我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切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全面做好试验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不断开创成都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李春城强调,要深化对我市近几年统筹城乡发展实践的认识,坚定地走好成都科学发展之路。一要始终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实践活动。统筹城乡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根本性,是落实省委工作主题的基本方略。深入实施以城乡一体化为核心,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的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为全省和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是我们推进成都试验区建设的意义和责任所在。二要把统筹推进“三个集中”作为实现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统筹推进“三个集中”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抓住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纲”。既是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检验标准,还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既要积极创造条件,因势利导逐渐集中起来;更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科学、和谐发展,有效地实施集中。三要把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作为实现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四要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为实现城乡统筹、科学发展提供持续而强大的动力。统筹城乡发展,没有政府的力量是不可能的,而只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可持续的。必须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持续动力。“成都被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标志着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李春城强调,要以建设成都试验区为新起点,按照国家的批复精神和省委提出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以城乡一体化为核心,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的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的水平。一要努力增强发展动力。始终扭住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继续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深化市场化改革,充分调动好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成都又好又快发展。二要努力提高发展质量。用“全域成都”的理念实施城乡统筹,着眼于1.24万平方公里的现代化都市区,推动市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一体发展,整体推进城市和农村的现代化,努力构建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同时积极参与和推进区域合作,把成都建设成为服务全省、影响全国、走向世界而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大都市。努力提高城乡规划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努力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逐步实现农村居住和生产、生活条件与城市接轨;努力提高产业集中集约集群发展的水平,把成都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高科技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三要努力促进社会公平,创造城乡公平的发展环境,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发展,切实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李春城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放思想,真抓实干。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规律。各级干部一定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始终把工作当作事业去追求、当作学问去研究,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去追求真理,努力提高认识规律、把握规律的能力和水平,使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各项工作更加符合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体现科学性。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探索,支持攻坚,宽容失败。各级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紧紧抓住设立试验区这一重大机遇,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有所作为。凡认准了的,就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锲而不舍地抓落实。各级党组织要旗帜鲜明地支持干部围绕推进科学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攻坚克难,勇于突破,进一步在干部队伍中营造相互比着干、竞相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干部放开手脚、大胆创新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要切实改进领导方法,转变工作作风,善于抓主要矛盾,正确把握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坚持群众路线,依法合理地处理好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维护好群众的合法利益。
就做好下半年工作,李春城强调,各地各部门要保持清醒认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保证年度各项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要始终抓住项目工作不放,切实按照“四个尽快”的要求,继续大力抓好一批重大项目,尤其是在建和投产达产项目,使其尽快形成现实生产力。要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发展,抓紧实施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葛红林总结了上半年经济工作,并对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作了安排部署。他强调,下半年,我们将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工作部署,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成都”的主题,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紧紧抓住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历史机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面完成“三新”突破年的各项目标任务。重点做好四个方面重点工作:一是着力试验区建设,推动城乡跨越发展,全面启动试验区建设,统筹推进“三个集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二是着力重大项目,实现“三新”突破目标,落实“四个尽快”,加快产业升级,加强要素匹配;三是着力“惠民行动”,落实改善民生任务,抓好“惠民行动”工作落实,抓好就业社保工作拓展,抓好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四是着力环境建设,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抓管理优化城市环境,抓整治优化人居环境,抓监管优化安全环境,抓服务优化创业环境。
会议分组讨论了《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大家围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对《意见》和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建议。会议还研究了全市近期拟启动的一批重大项目。
出席昨天会议的有:不是市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特邀专家,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市政协秘书长,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副秘书长,市纪委常委,市人大各专委会及工作委员会、市政协各专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市委各部委、市级各部门、各人民团体主要负责同志,区(市)县长,市属院校、部分企业负责人。
我们的试验区 10年后是啥样?
刚刚成为“试验区”的成都,对未来发展充满了激情与梦想。作为“试验区”,10年后的成都将是什么模样,将为老百姓带来什么样的富足生活?成都又将以怎样的姿态走过未来10年?昨日的中共成都市十一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为我们简要勾勒了10年后成都的模样,指明了成都未来发展的方向。
10年后 试验区这个样
我市将力争到2017年,“三个集中”取得显著成效、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城乡差距明显缩小、科学发展体制初步形成。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巩固成都西南地区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的战略地位;把成都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确保成都成为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
“三个集中”取得显著成效
工业集中度达到80%,城市化率达到70%,土地规模经营率达到75%,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交融的新型城乡形态初步形成。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将减少20%,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将达75以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初步形成。
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1万亿元,在2006年的基础上翻两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2万元;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3000亿元,经济实力和活力显著增强。民主法制更加完善,社会事业更加发达,政府服务更加规范高效,社会秩序良好,城乡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社会和谐度明显提高。
城乡差距明显缩小
我市城镇居民的收入将得到稳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城乡实现比较充分就业,社会保险实现城乡满覆盖,城乡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均衡,城乡居民生活条件实现基本同质化。
科学发展体制初步形成
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执政为民的价值体系、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得到全面发展,发展的成果惠及城乡居民,城乡、区域和人与自然更加协调发展。
10年里 试验区这样干
完善城乡一体的发展规划
进一步完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构建科学发展和依法行政的基础。完善城乡一体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逐步形成特大中心城市、中小城市(镇)和农村新型社区为一体的市域城镇体系。完善城乡一体的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生态空间体系和制度保证体系,构建城市是现代城市、农村是现代农村的新型城乡形态。健全城乡规划的管理体制机制,确保科学制定规划,严格执行规划。
做大做强产业支撑
工业方面,强力推进工业集中集约发展,优化工业布局规划,加强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在壮大传统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优势产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打造重点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将加强电子信息、生物制药、航空航天、核技术等重点领域的重大技术开发应用,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
服务业方面,将大力发展金融、物流、会展等生产型服务业,着力培育信息、文化等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商贸服务业,面向国际国内市场,培育一批较具有竞争力的服务外包企业。现代服务业将向农村延伸,加快现代服务业基地的建设。此外还要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
农业方面,成都将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现代物流业,建立完善农业科研和成果转化机制,着力打造西部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集中发展区、农产品加工中心、现代农业物流中心、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中心,加快现代农业基地建设。
加快新型城市化步伐
成都将在未来10年完善中心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中央商务区、东部新区、南部新区和北部新区,加快市域城镇建设。结合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高水平建设农村新型社区,逐步使农村的生产生活与城市接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支持政策,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促进150万农民转变为市民。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加快城乡一体的交通网络建设,加快城乡给排水厂网、天然气供气管网系统、输变电工程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水系整治、城市备用水源和生态湿地等建设,完善城乡垃圾集中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加强节能减排和节水、节地、节材与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在建设“试验区”的过程中,市场将发挥更强有力的作用。成都将探索推进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多渠道提高土地规模经营水平。林权制度改革将大力开展。
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市场投资区域。引导企业利用债券、信托、上市等方式融资,推动企业直接融资。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在成都设立后台服务中心。发展地方金融机构,探索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和农业灾害转移分摊机制。推进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完善资本市场。
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多渠道开拓就业岗位,建立健全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公平竞争就业、平等享有政府提供的公共就业服务的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充分就业。加快建设城乡职业经理人市场。
深化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
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转变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方式,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审批行为,加强事前服务和事中、事后监管,健全四级高效便民服务体系,创造良好发展环境。适应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深化市和区(市)县机构改革,调整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积极探索简政放权的思路和途径,完善市域范围内行政区划。深化乡(镇)、村综合改革,强化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规范社会中介组织,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促进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年提高对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促进就业长效机制,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和健全就业援助制度,促进实现城乡比较充分就业。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保障责任,积极发展早期教育和学前幼儿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促进教师区域流动,深入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坚持政府主导,合理配置城乡卫生资源,完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管网络建设,积极探索统筹城乡的药品流通新模式。完善城乡一体的多元化社会救助体系,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的差距。
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扩大公共服务类支出范围,促进更多财政支出投向公共服务领域。
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成都将健全公推差额直选制度,全面推行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公推差额直选,逐步向学校、医院、企事业等基层党组织延伸,进一步健全质询、罢免、目标考核等约束和激励制度。此外,还将健全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制度。积极探索优秀村(社区)干部进入公务员队伍的途径和面向社会聘任村(社区)专职党务工作者的办法。
健全民主决策制度。坚持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中进行协商。进一步规范和深化区(市)县“三会”开放,全面推行党员、群众代表列席乡镇党委和政府会议制度。建立重大决策咨询、决策前征求意见、决策失误责任追究等制度。
健全民主监督制度。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科学考核、社会评价制度,全面推行乡镇党委书记民主评议制度,完善评人与评事相结合的社会评价办法。完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党务、政务、村(居)务和公益事业单位的办事公开制度。
本报记者 谢佳君
多设村镇银行 助农村经济腾飞
被特邀参加市委全委(扩大)会的专家积极为试验区建言献策
在昨日的市委全委(扩大)会上,有一群特殊的参会者。他们并未身居党委、政府要职,但他们的意见很可能对试验区的建设产生影响,他们就是被特邀参会的专家学者。在会议的分组讨论环节,特邀专家组的专家学者就成都如何建好试验区畅所欲言、献计献策。
村镇银行执照 多多益善 “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等很多尝试,都需要金融业的支持,而能拿到金融执照对金融业将是很大的推动。”日前,中国银监会对外公布了有关农村银行业准入的新政策,降低了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类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门槛,首批试点将在湖北、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吉林等6省(区)的农村开展。最低只需100万元资金就可以在农村开一家村镇银行。
据此,西南财大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倪克勤希望成都重视并抓住这个机遇,争取多拿村镇银行的执照,多发展村镇银行并逐步做大,使之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融资渠道之一。
主导产业 首选高新技术 因为我们坚持“三中心、两枢纽”的目标,所以主导产业的首选应该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马骁根据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的定位,对成都确立和发展主导产业提出了建议,进而提出,成都在试验区建设的各方面,都可以尝试把城乡统筹和“三中心、两枢纽”的定位有机结合起来。
先行先试 规范政府职能 长期追踪和研究成都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书记、教授姜晓萍建议,下一步,成都可以发挥“先行先试、允许试错”的优势,在政府权力和职能的规范上作出思考和探索。比如在纵向的权力配置上,有些权力如决策权、规划权、调控权是否应上调至市级部门,而有些属于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权限是否可下放至区(市)县,都是值得思考的。
展新风 塑新型行政文化 “以往在政府建设上,我们更多进行的是制度和程序上的优化,这十分必要,但还不够。”市委党校副校长邵昱提出,目前,党员干部、公务员队伍的现代性塑造还不够、现代行政文化的塑造还不够,成都可在试验区建设过程中,研究塑造一种能够代表试验区风貌的新型行政文化,“这不仅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种手段,还将对整个城市的精神、品格、心理等产生积极影响。” 本报记者 钟蓓
建设试验区人人是主角
本报评论员
建设试验区的大幕已经拉开,全体成都人从此有了一个全新的身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居民。这不只是一个文字提法的改变,而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所有人的身份,将在这里发生本质的变化。
如果你是一个商人,你将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城乡统筹浩大系统工程中,找到更多的发展机会,运用资本的力量,为飞速发展的经济注入动力。在由政府主导为主向以市场推动为主转变的过程中,你和你的企业的创富源泉将被激发。
如果你是一个知识分子,你将看到自己的知识和特长有越来越多的用武之地。你不再只是置身事外的建言者,而是各种具体建设成就的直接参与者。科学规划和制度创新的全面推进,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如果你是一个公务员,你将迎来一次前所未有的,包括职能转变和知识更新在内的重要转变。你的角色将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更多向规划制定者、制度提供者、市场管理者与公共服务承担者回归。这意味着你的担子会更重,目标会更明确,压力和动力都会变得更大,但是相应的,工作成就感也会更大。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市民,你将不再只是城乡统筹的被动接受者,同时也是城乡统筹的主动参与者。如果你居住在农村,你将可能转变为集中居住甚至进城居住的市民,身份发生改变,职业发生改变的新市民需要接受市场洗礼,参与竞争。
而更多的项目靠市场来推动,靠民间融资来完成,靠自身能力来运行。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新市民既是获益者,又是贡献者,更是创造者。在试验区这个新的历史舞台上,你将迎来新的机遇,也将接受新的挑战。
从现在开始的若干年里,成都全域1.2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1200万居民,以及源源不断从全国、甚至世界各地赶来参与成都建设的各界人士,将参与并见证一次前所未有的变革,也将最直接、最现实地为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试验区居民创造福祉,亲身领受变革带来的实惠。
在不远的将来,一个有着强大发展动力和高度发展质量,且公平有序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将在成都出现;而我们的成都,也将成为服务全省、影响全国、走向世界而又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大都市。在这之中,作为重要的参与者,每一个成都人都将因为自己没有置身事外而感到光荣与自豪。
因为,我们是试验区建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因为,我们就是主角!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