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亚太经社会)、开发计划署与亚洲开发银行近日在题为《千年发展目标:2007年亚太地区进展状况》的报告中说,中国在落实“千年发展目标”的多个方面走在亚太地区的最前列。报告说,中国在减少贫困人口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
这当然是一个可喜的进步,值得我们为之自豪;而另一方面,这些进步背后的原因,更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与总结。
在任何经济体制下,经济的发展都是不平衡的。不平衡的原因,或许是因为自然禀赋的天然不同,比如说有些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等自然资源,或者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或许因为思想、文化方面较为先进,比如说有着经商的传统,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甚至或许因为某些地区早在改革开放之前就有着较好的经济积累,有一个优秀的致富带头人,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必然导致某些地区发展相对落后,个别的地区甚至长期处于贫困的状态。近一个时期以来,为了消除贫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有力措施,包括财政转移支付,从财政资金支持上扶贫;发放开发性移民贷款,从信贷资金支持上扶贫等等。而从大的方面来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免除农业税、免除农村地区学杂费、实行全民社会保障等政策措施,这些政策,都在扶贫、脱贫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些政策措施,目前都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减少贫困人口方面,我国能够取得现在如此之大的成绩,可以说是来之不易。
而在笔者看来,在减少贫困人口方面,我们所取得的更大收获,是来自思想认识方面的进步。改革开放之前,我们不承认中国有贫困人口的存在,生怕承认了这一事实之后,就会给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抹黑。这种僵化的思想认识,当然不会产生扶贫的举动,更不可能会有减少贫困人口的效果产生。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之路”的发展思路,这一思路之中,就包含了扶贫、助贫的发展举措。因为,只有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才能够摆脱普遍贫困的状态;只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这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人才有能力扶贫、助贫;只有先富裕起来的这部分人扶贫、助贫,社会才能够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这实际上是减少我国贫困人口方面一次思想认识上的重大飞跃。这一飞跃,不仅为我国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道路,也为我国贫困人口的减少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近年来,我们在减少贫困人口的思想认识上,又有了更大的提高。国家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化认识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把减少贫困人口、实现地区之间均衡发展,纳入发展的应有之义,列入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正是在这些思想认识的指导之下,我们才有了那些减少贫困人口的有力举措,才有了在减少贫困人口方面所取得的这些重大成绩。这些思想认识的变化,是执政理念的重要丰富与发展,也是在未来发展道路上取之不尽的重要“财富”。
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也有着类似的重要意义。就业是民生之本。这部法律不仅明确地确立了就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政府在促进就业中负有的重要职责,包括明确政府要把就业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要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来促进就业,要为劳动者提供公平就业的环境,要为劳动者提供很好的就业服务,要搞好职业教育和培训,市场就业解决不了的问题,政府要承担最后的责任等。这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实际上标志着我国发展思路方面的一个重要变化,那就是,GDP已经不是我们发展的终极目标,而只能是一个中间目标,只有实现和促进了就业增加的GDP增长,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增长。在这一过程之中,明确了政府所必须承担的职责,也就是说,从法律的层面提出了要求,要求政府的职责必须转变,转变的目的,就是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其实,贫困与失业,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只要有了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贫困与失业的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早有权威人士指出,衡量一个社会的进步程度,不是去看这一社会有多少富裕人口,而是要看这一社会有多少贫困人口,能够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些贫困人口的问题。纵观近年来我国在思想认识和实际成果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就,我们相信,只要我们继续努力,减少失业人口,减少乃至消除贫困人口,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