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快速互动是最大特点 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手机媒体的特点除了人们熟知的便携性、移动性、个性化外,还包括:
一、多媒体融合。手机媒体融合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所有媒体的内容和形式,成为一种新的媒体。
手机媒体的传播方式也融合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单向传播和双向传播、一对一和一对多、多对多等多种形式,形成一张相对复杂的传播网。与此同时,手机还可以配合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进行互动,实现“全媒体”传播的新局面。
二、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借助移动通信网,手机短信、手机报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群发给每一个用户。此次“十七大手机报”成为第一家采用“即时出报”方式报道新一届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的媒体,每40个中国人中有1人就能收到一份“十七大手机报”,这一点任何其他媒体都无法与之媲美。
三、互动性强。手机媒体可以随时随地发出和接收信息,不仅可以进行个体间联络,还可以进行群体间联络,用户既是受众,又是内容生产者。没有手机报这种媒体形式,我们不可能在第一时间获知人们对于“十七大”的评论,从每秒钟收到3条短信留言可以看出,人们阅读手机报后渴望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愿意通过手机媒体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
四、传播效果强大。手机是“带着体温的媒体”,具有私密、随身的特点,人们一般是在短暂的闲暇时光阅读手机报,对手机媒体的信赖程度较高。由此,它能够产生更为直接而强大的效果,影响人们的思考和行动。这对于我们广泛传播健康、和谐的文化十分有益。
手机媒体呈现四大趋势 目前,全球3G商用进程加快,移动宽带化和宽带移动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手机媒体的发展也呈现出以下趋势:
首先,个性化需求导致“长尾”市场出现。随着手机媒体对个性化需求的响应,内容消费市场重心也会越来越多地向“长尾”化偏移。能否满足手机媒体用户日益复杂的“长尾”个性化需求,将是决定手机媒体商业模式是否成功的一大关键。
其次,手机媒体成为新闻信息的重要载体。我们在广东、浙江、四川等地的调研发现,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养成了通过手机阅读时政、财经、体育等新闻信息的习惯,手机媒体正在成为新闻信息的重要载体之一。
再次,手机媒体与用户充分融合。当手机媒体迅速普及之后,手机用户将会同时扮演数字内容生产者与数字内容消费者的双重角色。作为内容生产者,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拍摄照片、录制声音、输入文字;作为内容消费者,用户也可以随时随地下载视频、播放音乐、访问各种各样的移动互联网站。基于移动网络方便的上传与下载功能,媒介与受众的关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融合,并且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等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
最后,手机媒体将成为一个分享平台。用户对分享、交流的渴求,早已在成熟的互联网环境中初见端倪,博客、即时通讯工具等互联网业务的繁盛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何帮助广大用户在手机媒体上进行分享和交流,创造一个积极、良性互动的虚拟社会空间正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内容与渠道须共赢 经过几年移动增值业务发展,我国已形成比较完整的手机媒体产业链。其中,内容提供商和移动运营商是最为重要的两个环节,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以新华社和中国移动为例:
作为中国唯一一家被赋予耳目喉舌、国家通讯社、消息总汇和世界性通讯社四项职能的通讯社,新华社以其独特的地位,通过长期大量及时、准确、权威、客观的报道,在国内外具有相当大的舆论影响力,在广大用户和普通百姓心目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形成了被广泛认同的品牌形象。
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多媒体、多文种新闻信息综合性数据库,全面整合了新华社的文字、图片、图表、音视频、报刊等全部资源和社会上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资源。这一基于互联网的技术平台特别有利于对各种新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多次加工,生产出适应“长尾”市场和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多媒体产品。
中国移动在我国移动通信大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并在国际移动通信领域占有重要地位,拥有全球第一的网络规模和客户规模。特别是各种增值业务,形成了阶梯化的产品结构,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一大驱动力。
这次“十七大”报道,新华社与中国移动的成功合作显示了内容之王与渠道之王强强联合的力量,预示着内容与渠道共赢时代的到来。
杰出的手机媒体需要优秀的内容,它必须权威、主流、丰富、迅速;杰出的手机媒体同样需要优秀的渠道,它必须稳定、庞大、可靠、安全。二者缺一不可。随着手机媒体化进程的加速,随着手机文化传播活动的扩大,手机媒体一定会迎来内容与渠道的全面共赢,而新华社和中国移动将共同成为手机媒体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责任编辑: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