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频道 > 产经新闻

江浙老板撤出股市楼市 投资近百亿元转战新能源

  江浙老板赌油 新能源教授身价千万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讯

  国际油价冲击100美元,替代能源的巨大产业价值再次凸现

  一名归国教授,10年潜心研究新能源开发,终握核心技术并导入产业化

  一群江浙老板,从股市楼市撤出,转战新能源领域,重金下注

  是教授 也是公司大股东

  11月21日上午,刘锦超要完成两件事:一是和学生们讨论学术报告;另外还要接待宜宾县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谈建设生产基地事宜。

  

  “短时间内完成这两种不同思维的转变是一门艺术。”打理完一上午的事情之后,他微笑着坐到记者面前。

  刘锦超是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的教授,每年他都要带五到六名博士生。他的另一个身份则是两家公司的技术总监和第一大股东。

  学生中都流传叫他“老板”,但他在实验室里却已经干了十几年。上世纪80年代,他是国内第一批考取杜邦奖学金的留学生,从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归国后,他主要从事污水处理方面的研究。到1997年左右,他开始进入汽车液体替代燃料这个全新的领域。

  “目前全世界都还没有专门的新能源学科,我所学的也只能算与新能源沾了个边。”刘锦超介绍,在新能源迅速兴起后,奔向这个领域的专家的背景也是千差万别。

  2002年,川投集团曾成立过一家川投博士创新科技开发公司,试图开发新能源,此时在业界已小有名气的刘锦超被聘为该公司的总经理。

  “在国外时,我曾与这样的新能源公司合作过,但当时国内做新能源的依然是凤毛麟角。”他回忆,当时他邀请包括美国同学在内的一大批专家,建立了多个试验小组,并领队参加各种科技展会。

  然而,好景不长,还未满一年,川投就因高层人事变动,整个集团战略转向。新能源这一块被完全砍断。刘锦超一年心血建立起来的科研项目资金链断裂,研发宣告失败。

  二度归国 再战新能源

  川投之败后,刘锦超一度心灰意冷。“那个时候可以说是我人生的一个最低谷”,随后,他远走美国和新加坡。

  出国之后,刘锦超依然从事与新能源相关的工作。“当时美国、巴西以及欧洲的新能源开发已掀起热潮,先进的技术不断涌现。”看到国外的新气象,他大受鼓舞。

  2004年,刘锦超带着满腔热情和他所筹集的资金再次归国。2005年,他的技术研究趋于成型,他和几个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共同成立了四川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同时被召进公司的还包括先前川投团队的研究成员。

  “这个公司的研发能力非常强大,同时也运作非常特别。”刘锦超介绍,公司的科研力量很大一部分是依靠川大。他与学校签订了协议,公司负责科研投入,并享受研究成果,学校则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大量经费,同时可大大推动学科发展。

  循环科技最先主要从事煤制甲醇汽油方面的研究。“煤炭与石油之间存在巨大的价格差异,最初搞新能源的资金几乎都把目光瞄准以煤为生产原料的甲醇。”据介绍,当时甲醇汽油的成本不到成品油价格一半。在利益的驱动下,刘锦超们砸入巨资,开始在乐山兴建试验生产线,进行汽车实地试验。

  到去年,他开始重点攻克燃料乙醇。“我们原本以为,以植物为原料的燃料乙醇成本高昂,短期内难以适应市场,但油价远比我们想像的要涨得快。”

  他选择的是适合四川实际情况的红薯制乙醇。研究团队成员包括川大的生物工程专家兰先秋和留日博士李建民等人。

  技术注入 股权体现身价

  一年后,刘锦超取得了成果。他的团队创立了无需高温的“红薯燃料乙醇介观一步法生产新工艺”,该技术首次实现免蒸煮的酒精发酵。

  “我们的常温发酵过程不用蒸煮,又不影响效率。”刘锦超称,这项技术使生产成本降低了20%以上,同时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在他的带领下,记者跟随来到川大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实验室,他们制作的一条完整试验生产线已经就绪。“别看它构造简单,鲜红薯在这里只需3天就能自动变成汽车燃料。”

  这一技术在今年9月中旬得到鉴定,由四川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阎文昭任组长的鉴定委员会称,该项技术已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建议“扩大实验规模,积极推进工业化应用”。

  与此同时,新能源投资资金也找上门来。刘锦超透露,循环科技约80%的股权已经陆续被几个投资者认购。仅此,他就套现数百万元,而且他还成功的保留了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地位。

  “前期的试验投入几乎耗完了我所有的积蓄,现在我终于开始盈利了。”刘锦超介绍,循环科技公司始终是以科研为主,只出未进。但是,随着核心技术的掌握,这个公司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

  百亿热钱 江浙商人盯上新能源

  刘锦超承认,虽然技术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时至今日,循环科技公司仍然没有卖出过一升油。

  

  也就是说,公司在市场运营方面还是个未知数。那么是谁又在大胆买单?

  这种奇特的“盈利模式”背后实际上是一群义乌商人在猛“顶”。“现在,好的新能源技术根本不愁找不到‘伯乐’。”他透露,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一批以江浙商人为主体的新能源投资队伍。接手他公司八成股权的正是几个来自浙江义乌的商人。因为投资人要求,他拒绝透露具体情况。

  据称,这些投资人大多从事传统行业,并且有很多资金是从楼市退出来的。刘锦超预计,其规模可能接近100亿元。因为他们的活动逐渐频繁,国内开始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行情:每万吨的燃料乙醇技术价值约在1500万元左右。

  中科院生物研究所专家赵海也证实,去年以来辗转于新能源的资金在迅速增加,“虽然很多企业和科研机构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力量,但这个行业必须要有组织成型的生产体系,因此‘热钱’大多选择收购股权,而不是技术。”他分析,国内新的车用替代能源技术还将走俏,在国际油价不断上涨的情况下,行情看高。

  “玩技术概念并非我们的目的。”刘锦超一直强调,他最终的目标是建立真正的新能源生产厂。目前,在循环公司的技术开发已基本成型,他正在筹建一家负责运营产业的公司。“公司核名已经完成,目前正在做工商验资,”他称,新公司依然是由几个义乌商人的资金在推动。新公司的出资额将达到3500万元,他本人则是以技术要素入股,协商后,他所占的股权比例达到40%。若以此计算,他的身价将一举超越1000万元。

  最快半年 开始正式卖油

  在车用替代能源发展过程中,油价是命脉。

  “这是一个跷跷板,石油坐一头,我们坐的则是另一头。”刘锦超如此比喻。在他看来,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涉足这一块的研发以来,整个行业实际上就是在和油价博弈。“之前川投砍断新能源研究也受到当时每桶不到30美元低价油影响。”

  他认为,这个跷跷板的平衡点就是国际油价达到70美元。从另一个角度讲,只有在原油价格达到每桶70美元以上,相应的替代能源才具有市场竞争力。

  他为红薯制燃料乙醇算过一笔账,生产一吨燃料乙醇的成本约为4000~4500元。11月1日,国家发改委在控制价格的前提下,已把汽油的平均零售基准价提至5980元/吨。“即使不领补贴,生产燃料乙醇也已经可以赚钱。”

  搞了10多年新能源,刘锦超未卖出过一升油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产业政策变动频繁。无论是甲醇汽油还是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在产业政策上都曾经历过大的改变。

  如今,直接煤变油基本被否定,发展甲醇和二甲醚的政策也主要倾向煤炭资源丰富的山西和陕西地区以及神华集团。受此影响,刘锦超早期投入研究的甲醇汽油项目也基本搁置。同样,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发展的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产业政策也遇到了极大的变化。国家已经叫停了以粮食为原料的能源生产项目。以红薯、木薯、麻疯树、蓖麻等非传统主流粮食作物的能源转换项目得到鼓励。

  在产业政策已经较为明朗的情况下,国内包括各大石油企业在内纷纷制定了新能源计划。日前,中石油就透露,将在四川新建60万吨红薯燃料乙醇以及10万吨麻疯树生物柴油项目。

  “现在,整个新能源行业的公司都在‘抢先’了”,刘锦超透露,他的造油计划也有了明确的时间表。最快在明年5月,他将在资阳、宜宾等地建成年产规模1000~2000吨的燃料乙醇生产线。

  “届时上千辆汽车将可用我生产的油。”刘锦超踌躇满志。(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责任编辑:王燕)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刘锦超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医 疗 健 康 保 健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