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中国金融观察 > 金融风暴肆虐 全球政府联合大救市 > 次贷危机各方热评

投行还有未来吗?

   最新一期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发表文章,质疑投资银行的未来。文章称,这个十年的前半段,当银行疯狂赚钱时,华尔街上流行的话是:“更像高盛一点吧。”但时至今日,“别太像高盛”则成为当务之急。

  今年以来,随着危机的不断深入,华尔街的五家独立投行中,只有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仍然存在。

对投行是否可持续的怀疑在不断增长。在16日的业绩电话会议上,两家银行的首席财务主管不得不回避分析师对于它们是否有能力生存下去的疑问。

  综合银行既有投资银行的业务,也有存贷业务,它们的发展目前正在势头上。贝尔斯登和美林在两大综合银行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的羽翼下寻求庇护。英国的综合银行巴克莱银行正在吸食雷曼兄弟的“腐肉”。花旗集团一度看起来是这场危机中最大的输家,但现在其股价突然看涨——业内人士谈论最多是其稳定的营业收入和有存款资金的优势。

  监管当局对综合银行的反感也有所缓解。虽然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把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拆分,但这部法律1999年被废除后,综合银行模式仍在美国遭到怀疑。

  在其于14日宣布的措施中,美联储暂停了对银行放贷给其投行子公司贷款额度的限制。许多人怀疑这条规则能有多大的实际作用。因为即使投行名义上筹集的资金要分开,其母公司的利率仍使它们借来的资金相对便宜。

  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能否独立存活?在正常时期,这个问题似乎荒唐可笑。两家银行第三季度都利润丰厚,摩根士丹利的业绩轻松超越预期。竞争对手的消失应该能让它们获取新的业务:摩根士丹利的主营经纪业务取得创纪录的收入。这可以强有力地证明,它们比其曾经的同行有更好的管理。

  但问题是,现在不是正常时期。摩根士丹利寻找合作伙伴的传闻还是继续流传,美联银行、美国银行和中国的中信银行都名列其中。

  三个疑问对于独立银行的模式如剑在悬:第一个问题涉及破产的风险。投行比其他银行具有较高的杠杆率(至少在美国如此),这在资产贬值时将进一步扩大影响。它们缺乏商业银行和零售银行稳定的收入流。换句话说,它们犯错误的余地更小。高盛风险管理方面享有很好的声誉,摩根士丹利稍逊。但是,要求投资者在信任基础上对它们进行估值是越来越难了。

  第二,有关其资金状况的疑问。作为一个集团,纯粹的投行主要依靠短期资金,尤其是回购交易。这两个幸存者说,它们并没有像贝尔斯登那样面临突然缺乏流动资金的风险。它们还可以争辩说,散户存款可能和金融批发市场一样不稳定,就像遭受挤兑的英国诺森罗克银行和美国IndyMac银行一样。即便如此,进一步转向长期无抵押融资业务将是摩根士丹利存活下来的代价。

  这将增加成本,反过来又导致了第三个疑问——盈利能力。除了资金昂贵和需要降低杠杆率外,投行还面临对它们的服务需求减弱的前景。市场的结构性融资即便复苏,也将规模较小,声势不如以前。许多服务的需求不会消失,但在一个缺少信贷的世界,综合银行将倾向于利用其借贷能力赢得公司的投行业务。“不要只给我骨头,”一位欧洲银行的老总说,“留点肉在上面。”

  通过这几点,综合银行似乎在股东和监管两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有些优势是虚幻的。对管理者来说,规模更大、更多元的机构可能会比投行更稳定,但它们造成的系统性风险可能更大。

  


欢迎订阅2009年《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83731031(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责任编辑:铭心)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摩根 | 斯登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