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出炉的经济数据昭示着美国金融危机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中国的股市和楼市同时也让投资者大失所望,中国家庭的资产面临着内外双重挑战,但却让财富管理机构看到了机会。
“相对于直接遭遇次贷危机的外资银行,目前是中资银行发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大好机会。
其理由是,欧美银行大多因此次金融危机蒙受了巨额损失,伴随着一次次资产减计,声誉每况愈下。在中国,尽管政策允许外资银行本地注册,并提供本币零售业务和个人财富管理服务,但以往多年管制使其零售网络很不健全,客户面较窄。而次贷危机的无底洞让亚洲,尤其是中国大陆成为较安全的投资“避风港”,一些中国富裕人士可能更倾向于将其资产留在中国境内。
米嘉在强调机遇的同时也表示,快速增长的财富背后,中国的财富管理还很不成熟。BCG在最新研究报告中提出私人银行服务中国客户的七个关键要素,包括运营模式和咨询流程、客户、产品、客户经理、品牌、IT平台以及管理等。
在米嘉看来,上述七要素中,中资银行最需改善的是客户服务模式。因为客户经理们大都缺少长时间服务富裕客户的工作经验,在赢得客户信任、理解客户需求等方面可能存在困难。
他同时认为,中资银行需加强现有客户区分,把握住富裕客户,并将这些客户交接到私人银行部门。因此,在管理流程方面,米嘉建议中资银行应该建立起综合推荐机制,鼓励零售银行部门推荐并转移其优质的富裕客户给私人银行部门。
除了从零售银行得到客户推荐,BCG在报告中还提出了其他三种私人银行获取富裕客户的内部途径,包括公司银行、投资银行以及境外私人银行部门。其中,境内外私人银行部门之间的客户推荐往来则对银行资产规模和种类要求较高。
“对于中国客户而言,实际上有两个私人银行市场——境内和境外。”BCG大中华区合伙人邓俊豪表示,私人银行境外市场是指将客户的财富绝大部分投资于境外,在这个市场上,中资银行的份额为零。而在私人银行境内市场,中资银行仍占据主导。
不过,由于海外市场流动性缺乏,外资银行在客户服务方面也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变化:以前他们大力推荐中国客户投资于各种私人银行产品,现在却更希望获得中国客户的现金存款以为其业务获取资金。
据BCG统计,目前中国内地家庭金融资产总额在2007年底达到3.2万亿美元,仅2006-2007年中国的财富增长比例达到36.8%。BCG预测到2012年,中国内地家庭管理资产额将超过8.1万亿美元。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